人生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年轻人面临的爱情与事业、理想与现实间的艰难选择,具有巨大的共情力量,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能够在高加林身上看到青年人的一些影子。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柳青
这是柳青写在扉页上的两段话,可以说这也是高加林悲剧的主要原因,他在自己的人生岔道口的选择把他一步步推向泥潭,满腹才华又有什么用呢,社会从来不会同情一个品行不端的人。
高加林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农民家庭,没考上大学的他被分配在一个乡村小学当民办教师,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这个已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工作了。可是天不遂人愿,他的民办教师资格被人顶替,在他生活最低落的时候他遇到了敢爱敢恨的巧珍并沉入了她的温柔乡,经过煎熬和等待好不容易被调动到县城当上了干部,他觉得巧珍再也配不上自己了,便转身投入了在县城当播音员黄亚萍的怀抱,后来被人检举“走后门”,撤掉了县城的工作回到了农村当社员。这时的高加林才深深意识到如金子一般的巧珍是多么可爱,是多么的宝贵,可是他已经晚了,巧珍早已嫁做人妇。
说实话在看的时候真的就很生气,高加林就是一个妥妥的大渣男啊,现在慢慢回味似乎也能理解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有血性,志向高远的年轻人,当他选择黄亚萍的时候,是想为自己能够平步青云搭建平台,毕竟作为一个那么在乎自己微薄的脸面的、满腹才华的人,是多么渴望一份体面又彰显身份的工作啊,他高加林看了那么多报纸,看了那么多书,他的阳春白雪与谁来分享,而他那可爱勇敢的巧珍也只能跟他唠唠家里产了多少猪崽子,收了多少玉米等等农村妇女永远绕不开的话题,这些都能在黄亚萍这里实现,所以他才会义无反顾地选择抛弃巧珍。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的生活,去追求实际上不能得到的东西。”因为高加林看到了太多太多自己生活以外更加丰富的世界,他便觉得自己不再属于这个闭塞贫穷的小乡村,不甘于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想要逃离这个让他抬不起头的地方,那么多不如他有头脑的人就因为家庭背景好就能找到一份体面且让你羡慕的工作,而他高加林作为一个优等生却只能当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心有不甘,也为他在面对人生选择的岔道口时,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他真的一出生就在县城,如果当时他的民办教师没有被顶替,如果他可以通过正式的考试去到县委,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高加林,我们有不想舍弃的尊严,我们有对生活的满腔热血,我们有想要一夜暴富的幻想,我们同样也会在人生的岔道口做出一些错误的选择,所幸一切都还好,一切都还来得及,高加林的故事还没结束,我们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最后引用书中的一句话“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方面不满意,就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