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聂文蔚(二)【4】
【原文】
圣贤论学,多是随时就事,虽言若人殊,而要其功夫头脑,若合符节。缘天地之间,原只有此性,只有此理,只有此良知,只有此一件事耳。故凡就古人论学处说工夫,更不必搀和兼搭而说,自然无不吻合贯通者。才须搀和兼搭而说,即是自己功夫未明彻也。
近时有谓“集义”之功,必须兼搭个“致良知”而后备者,则是“集义”之功尚未了彻也。“集义”之功,尚未了彻,适足以为“致良知”之累而已矣。谓“致良知”之功,必须兼搭一个“勿忘勿助”而后明者,则是“致良知”之功尚未了彻也。“致良知”之功尚未了彻,适足以为“勿忘勿助”之累而已矣。若此者,皆是就文义上解释牵附,以求混融凑泊,而不曾就自己实工夫上体验,是以论之愈精,而去之愈远。
文蔚之论,其于大本达道既已沛然无疑,至于“致知”、“穷理”及“忘助”等说,时亦有搀和兼搭处,却是区区所谓康庄大道之中,或时横斜迂曲者。到得工夫熟后,自将释然矣。
[译文]
圣贤讲学,多是因时因事制宜,他们所说的好像各不相同,但他们的宗旨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天地之间,原本只有这个性,只有这个天理,只有这个良知,只有这件事。所以凡是古人就学问上讲的功夫,就没有必要掺杂搭配,自然会吻合贯通。若认为需要掺杂搭配,那么就是因为自己的功夫还不够纯熟。
最近有人认为“集义”的功夫,必须掺杂搭配个致良知的功夫才能完备,那么就是他的“集义”的功夫还不透彻。集义的功夫还不透彻,正好成了致良知的拖累。认为致良知的功夫必须搭配上一个“勿忘勿助”的功夫才能够明白,那么就是致良知的功夫尚没有透彻。致良知的功夫尚没有透彻,恰恰成了“勿忘勿助”的拖累。类似这样,都是因为文义上的解释牵强附会,以求融会凑合,而不曾让自己在真实的功夫上体验,因此论述得愈是精细,离圣道也愈加远矣。
你关于致良知的思路,在“大本达道”上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至于“致知”“穷理”和“勿忘勿助”等想法,还时不时有掺杂搭配的地方,这就是我所说的康庄大道中间的小小曲折处,等到你的功夫纯熟后,这种情况自然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解读]
昨天的解读中曾列出一个等式:必有事焉=集义=致良知;致良知=格物=诚意=正心=勿忘勿助。也就是说,圣贤们的这些词语都是在不同语意环境下从不同角度对修身悟道的表述,他们说的功夫要旨是一样的,因为在天地之间,原本就只有这个性,只有这个理,只有这个良知,只有这一件事而已。
“吾道一以贯之”,用孔子这句话来总结阳明先生这段话的精神实质最恰当不过。王阳明认为无论从名称上怎么说都行,但是精神实质一定要真正把握,如果没有领会精神实质,就怎么说都是错,领会了精神实质,怎么说都是对。阳明先生发这段议论,主要是针对那些喜欢在字面上钻研而忽略了学说要义的人而说的,因为这也是学习心学最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
伪学习之病:把不同的圣人不同的话拿来比对琢磨,找不同,找不通,找不对,都是就着文字上解释,牵强附会,表面上是在求融会贯通,其实都是空谈,都没有在自己身上切实下功夫体验,所以论证得越精细,偏离大道越远!你若切实去做了,照谁的话做,结果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