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和儿子逛街,买了两条牛仔裤。裤腿略长,需要裁剪。拿着商家赠送的剪边牌一路寻找合作的裁缝店,终于在一条小巷子里看到了灯箱上的四个发光字体“秀兰裁剪”。
心里一动,莫名的暖流缓缓滚过心头。将近三十年了,都快忘了这家店铺的名字。红尘滚滚,它居然完好如初。
推开简易的门,恍惚回到从前。缝纫机锁边机一类的机器占据了大半个店铺的中心位置,上面堆着杂乱无形的各种衣服。两边照旧是宽宽的台架,供裁缝师傅裁剪熨衣。台桌上依然堆满了等待处理的衣服。台架上方,挤挤挨挨吊挂着已经熨好的各式成衣,颜色参差,长短不齐,等待主人随时来取走。
地面亦显杂乱,碎布头、碎纸片随处可见,简易塑料凳子横七竖八地摆放着。等待裁剪衣服的人或坐或站,数了数,有十几个,店铺更显逼仄。
尘封的往事呼啸而来。第一次进这家裁缝店的时候,满眼都是衣服布料,一样的拥挤,一样的逼仄。只是,当年的秀兰师傅还是一个刚出徒,脸上挂着腼腆笑容的小姑娘。而今,和我同龄的秀兰不在店里,多年未见,不知她变化大否?她的丈夫手脚麻利地裁剪熨烫,曾经挺拔的英俊后生双腿微弯,发已谢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