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张恨水的纸醉金迷,故事背景发生在抗日战争里,字句间无不弥漫着社会动荡和人民艰苦。
小人物、公务员和投机商家之间无声的合作和串谋。因为战乱,许多人都离开了自己原本的家乡,妻离子散是自然的。
有的人在异地不甘寂寞,另组了个新家,这些打着抗战夫人名号的女子实质是小三、二奶。
像这种事,在当时战乱的人们而言,那是再常见不过的。
家乡一头家,异地一头家,让我想到了当下离乡别井,在外谋生的商人。
模式大概也是相似,两边顾着,生怕正室一方知道闹离婚。当然,现在的小三自然比当时猖狂、胆大很多,不甘于做小的,直接来场正面宣战。
有的人勇字在心头,一味向前冲;有的人装可怜,以“我们是真正相爱的”旗号企图击退正室。
在抗战时期最赚钱的莫过于那些投机商人,趁着战乱倒卖、囤货,真正的民不聊生。
男主角魏先生是机关的小小公务员,每月拿到手的薪水是固定,却娶了个年轻貌美、爱赌博、打扮,虚荣心极强的抗战夫人田佩芝。
这样的一个畸形家庭,最终形成破碎局面是意料之中。
魏先生是个安守本分的老实人,却因家里开销大、妻子的辱骂,导致他走上了偷公款买黄金的犯法道路。
最后,他连公务员都没得做,自然老婆也是离开他,最可怜的莫过于他那两个小孩。
田佩芝是可恨的,但悲剧的造成,魏先生也有推力阿。
魏先生是位懦弱无能的小公务员,眼见着妻子不顾家庭,“全心全意”扑向赌博场上,也只是沉默,不敢有太多怨言,在我看来这是他做男人的一个悲剧。
田佩芝倚仗着自己优越外貌,到处招摇撞骗、偷男人钱,只可惜张恨水最后还是给读者一个开放性结局,并未说田佩芝最后结局如何。
在我看来,这是不公允的。故事里,但凡做过投机商人、损人利己事情的人通通得到报应,死或伤、破产或逃离。
而只有田佩芝依旧出卖身体过着光鲜亮丽的生活。这难道是作者想要给大众传播的一种思想吗?
一个人不管做过什么事,只要拥有优越的外形,甘愿出卖自己,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