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初43期冀金英坚持打卡第64天(2024.1.3)
反馈的原则:
1.先寻找到底线:会谈的信息表明了怎样的建议 ?2.当底线不确定的时候,偏向较为保守的选择 。3.通过评估案组想要什么,对目标构成的完善程度 、例外是否存在以及例外的类型进行分析 ,来发展反馈的形成 。4.对案主认为什么是重要的,以及什么是他们所想要的部分表示同意 。5.如果案主正在做的事情对建构解决之道有帮助,就进行赞美 。6.提供桥梁性的陈述,让每项建议看起来都较为合理 。7.使用案主的用语,保持在案主的参考架构内运作 。8.让反馈保持简洁、易懂 。9.将反馈谨慎从容的传递给案主,并观察他们的反应 。
游客型:
案主没有知觉到有问题且没有任何目标。对于这种案主,底线是你至少可以给予赞美,并说明你非常高兴能与他再度会面。让案主知道被认真聆听,备受尊重。这种方法增加了案主再来会谈的可能性。
抱怨型:
案主知觉到问题,但未视自己为解决之道中的主要角色。
1.没有例外也没有目标:他们除了希望其他人能够做某些改变,对自己需要进行怎样的改变并不太清楚。对此,一是简单重复一个问句,把它做为观察型建议,首先设定正向而尊重的语调,真挚地赞美案主,然后努力思索这个问题对他产生的影响,给出观察型建议;"……请去留意你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告诉你这个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二是给予他一个能引导其朝向过去经验及对其脉络有所知觉的建议,即公式化的会谈任务,建议案主主要特别关注生活中吸引他的正向之处,而不是那些痛苦和有问题的部分。′′……观察你的家庭(或生活、婚姻等)中发生了什么你想要继续发生的事情"。
2.有例外但是没有构成良好的目标:案主未能觉察到自己在解决之道的主要角色。反馈底线应围绕在已经识别的例外情景,并给予观察型建议。“……请注意那些情况改善时,那些时候有什么不同?它们是如何发生的?同时也注意是谁做了什么导致了它们的发生?"。一是向案主暗示例外时刻将会再次发生;二是点出有用的信息大都存在于案主自身的经验中。(当案主能够对随机式例外有清楚的界定,且能够辨认出这些随机式例外与困境的差异时,增加预测的观察型建议会产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