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写作当中什么最重要,那么很多人会提到“灵感”这个词。
的确,灵感对于创作者来说意味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令人赞叹的好创意。
在我一直挺喜欢看小说、电影的,印象最深的小说就是《鬼吹灯》,当时刚上大学接触到这类小说,每天晚上宿舍熄灯了我还窝在床上看,没办法情节故事情节实在太吸引人了。
一边看,心里一边赞叹作者真好厉害,怎么能想得出这么多惊险刺激的冒险情节,后来还改变成影视剧。
再后来接触到的莫言的《蛙》,不愧是东方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我看的雨里雾里的,但是他把那个年代农村的计划生育用一种怪诞的故事表现出来,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去发掘其中的生活哲理,大师就是大师。
小说故事、影视作品,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故事情节出众,像过山车一样冲突不断,刺激人的神经感官,让人咋舌怎么会有这么离奇的故事。
然而,根据我看的多年的社会新闻版块得出的结论是,现实生活远比那些艺术创作更加的离奇。
那有人就说,直接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写出来不就行了么。可一动笔写起来才发现,自己写的东西读起来根本就是流水账,现实生活根本就没什么好写的嘛。
大家会认为那些作家之所以能写出好故事,是因为他们有“灵感”。新闻里不是报道了嘛,《暮光之城》的作者,她写这本书的灵感就来自于自己的一场梦境。
而更多的人时候其实作家也苦于没有灵感,像村上春树在谈到写作的时候说哪有那么多的灵感,不可能一直坐着等待灵感降临,主要是靠个人坚持不停地写,在写的过程中才会有灵光一闪。
对于普通人而言,因为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写作模式,那就可以通过一些方法,从生活本身着手,在普通的事情里获取写作的灵感。所以,这本《作家的灵感宝库》就很适合想要写点儿东西,又感觉没什么东西好写的人。
《作家的灵感宝库》作者是弗雷德-怀特。他在美国圣塔克拉拉大学任教30多年,主讲写作与文学课程的。作为文学教授,他出版了很多部小说和戏剧。
在从教的几十年里,他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在其他小说里看到的有创意的故事集合起来,最终汇集成了这一本包含两千多个灵感词源的超级宝典。
就像学生学单词时必备的词典一样,只要是翻开书的任意一页,你都会不再会为因为没有灵感苦恼。
《作家的灵感宝库》的目录有20个章节,每个章节有10个灵感分类,再细分的有十个故事情节。可以在一开始,根据个人喜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章节。
正如我翻到了第一章:奇幻的经历
其中情境一
一个贵族捉住了一只鬼,却发现这个鬼生前是自己的爱人。这个贵族有一个非常忌妒自己的冤家,他曾在贵族家里放了火,而贵族的爱人正是死于这场大火。
尽管贵族和爱人的鬼魂都想让这个人受到惩罚,但是贵族还是全力劝说自己的爱人,不让她去报复。
看了这个词源,我在脑中就已经开始构思一个起离奇的故事了,主要看你自己想从哪个方面写。利用作者给出的这个灵感,作为故事的主线。
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比如说贵族的身份、鬼魂的前世今生、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贵族与冤家之间的误会、导致这场大火的事情是什么,等等……
这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不可能发生,但是如果是你做的一个梦呢?故事本身就不仅仅局限于身边发生的事情,更多的是作者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编织的虚拟故事。
书中一共2000个创作点,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全部了。根据作者弗雷德-怀特给出了本书的使用说明,这些小故事可以衍生出无限多个主题和灵感:
1.同一主题下两个情境的组合,变成一个篇幅更长、更复杂的故事。
2.不同主题下的两个情境组合,其中一个情境当成另一个的次要情境,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更有深度的故事。
3.任何一个情境都是一块模板,对情境的细节进行加工和修改,就可以衍生出无数多个情境。
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想象力和创意,不仅要会联想,更要会把想象用文字表现出来。
普通人跟作家的区别就在于,作家善于将自己脑中稀奇古怪的想法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机结合,用文字表达出来,并使其合理化。
建议没有怎么写过,也不知道怎么创作故事的朋友,直接把这本书当作一个练习手册,照着目录里的创意点挨个进行练习。
书中的2000多个故事情境我们可以照着模仿,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库。结合平时看小说、听人聊天、看电影的时候把那些有意思的情节整理记录,都归纳到自己的素材库里,方便以后写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