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一些影视、文学虚构作品的影响,人们对长孙无忌产生了较大误解,认为他在贞观朝势力巨大,在贞观后期“兴风作浪”,李世民不得不“忌惮”他,连立太子也要看长孙无忌的脸色。
这显然是与真实历史相违背的。
在二十三年的贞观岁月中,长孙无忌仅仅在贞观首尾(贞观元年,贞观22-23年)从事过实务,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三年。
长孙无忌在贞观十七年后负责教导非常年轻的太子李治(李治被立为太子时仅15岁,且之前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储君教育),这是他在贞观后期的主要任务。
在李唐开国岁月中,长孙无忌曾经跟随李世民征战。李世民评价其“总兵攻占,非所长也”,即军事水准平平。
在贞观十九年征高丽之时,李世民采纳了长孙无忌的某军事建议,这个建议后来被李靖、李道宗吐槽。史书也并未记载长孙无忌在开国战争中有何功劳。由此可知,长孙无忌没有能力和实力在开国战争时期培植自己的势力。
在玄武门事件中,长孙无忌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李世民能够登基,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的舅舅高士廉、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皇后均有贡献。
【建成谓元吉曰:“秦府智略之士,可惮者独房玄龄、杜如晦耳。”皆谮之于上而逐之。世民腹心唯长孙无忌尚在府中,与其舅雍州治中高士廉、左候车骑将军三水侯君集及尉迟敬德等,日夜劝世民诛建成、元吉。】
据史书,在这一时期,李世民的腹心仅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长孙无忌作为核心圈成员,应该参与了所有的机密策划,他和李世民的“布衣之交”也在“共患难”的环境中进一步发展升华。但夺嫡之密谋参与人员并不多,长孙无忌没有机会在这一时期培植自己势力。
那么,长孙无忌在玄武门之后,有没有条件去培植自己的势力集团呢?同样没有。
长孙无忌在贞观元年先后担任过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
贞观二年初,长孙无忌因为敏感的外戚身份,要求回家赋闲。
在此期间,长孙无忌先后获得司空、司徒等虚职,但并没有参与实务。绘制凌烟阁之时,长孙无忌为司徒,官衔排名第一,并因此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可谓功成名就,荣耀门楣。
如果太子李承乾不出事,长孙无忌本可以悠闲一世、善始善终的。然而,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很多重要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长孙无忌。
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立15岁的李治为太子。此时,李世民的大臣大多已经年迈,无法作为托孤大臣。长孙无忌尚在中年,年富力强,他又是元舅,地位特殊。于是,李世民考虑把长孙无忌作为主要托孤大臣之一。
贞观十七年,长孙无忌担任李治的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子太傅,萧瑀为太子太保。后两者应该是挂名,李治主要由长孙无忌教导。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征高丽期间,长孙无忌“摄侍中”。“摄”,仅对某段时期而言,为临时职务,事毕自解。
贞观二十年,长孙无忌与太子太傅房玄龄、太子太保萧瑀一同辞去三师官职。
贞观二十二年,长孙无忌检校中书令,开始主管朝政。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去世,选定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三人为托孤大臣。
在李治一朝,长孙无忌身为元舅、宰相、托孤大臣,位高权重,至于权力究竟几何,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贞观一朝,长孙无忌即使有心,也没有实力、能力、条件培育自己的势力,说李世民忌惮长孙无忌并不存在的“势力”,太过可笑。
选择立李治为太子、选择让李治登基,都是李世民自己的选择,并非受长孙无忌逼迫。
有人认为,长孙无忌是凌烟阁之首,一定有“势力”,事实并非如此。
长孙无忌排第一,是因为他是外戚+玄武门第一功臣,当时虚衔排在第一。
凌烟阁排名并不是按照功劳大小来的,而是在李世民选出24名功臣之后,按照当时的官爵(最高虚衔)排名的。当时已经去世并获得【死后赠官】的人,自然可以凭借【死后赠官】优势,排到前面。
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太尉高于司徒,司徒高于司空。
贞观十七年画凌烟阁之时,太尉空阙,外戚长孙无忌是司徒,房玄龄是司空。
已经去世的李孝恭、杜如晦、魏征三人,去世后的赠官是“赠司空”。
1、司徒、赵国公无忌
2、【故】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孝恭
3、【故】司空、莱国成公如晦
4、【故】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征
5、司空、梁国公玄龄
6、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尚书右仆射、申国公士廉
7、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鄂国公敬德
8、特进(从二品)、卫国公靖
虽然房玄龄当时才是真正的司空,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是“赠司空”,【死后赠官】含金量远远不如真正的官职,但出于死者为大的原则,房玄龄排在第五。(房玄龄死后被赠太尉。)
这也是为什么李靖才排名第八的原因。贞观十七年画凌烟阁之时,李孝恭已经去世,被赠司空(能被赠司空,可能还有他的宗室身份原因);李靖尚未去世,没有被赠三公(李靖去世后是“赠司徒”,高于李孝恭的“赠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