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木心的《从前慢》,“记得早些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 爱一个人”。
从前的一切都过得很慢,在手机、网络出现之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是通过书信。手机和网络的出现,看似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但实则拉长了人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因为网络的存在,使分别不再显得那么严肃。我们可以发消息,发语音,发视频,但也因为这唾手可得的便利条件,我们不再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的联系。我想在那个书信的年代,每一封信都会写尽笔者的思念,并且尽可能多写一点。而在收到别人来信的感觉,就好比在拆朋友送来的礼物那般喜悦与激动。
现在的人太以自我为中心,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被大多数人所忽视,在网络面前,友情显得廉价。接触的太多,很难与他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以前的人写信,会把一封封的信保存下来当做纪念,时而翻出来看看。现代人则隔三差五删聊天记录,大多的记忆都是存在手机相册里的图片。
图片直观,但我更喜欢书信,喜欢那种细细品味的感觉。十年前,逢年过节都流行寄明信片,你会选择最亲密的朋友,精心挑选明信片,写上你的祝福,而现在逢年过节就收到群发的祝福短信。
那个写信的年代,每一句话,每个字都需要反复斟酌,落字无悔。信息化的发展,我们从书信变到邮件,再到今天的微信。交流变得廉价,越来越便捷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越来越脆弱。
我们聊天记录里前几页的人,大多都是那些天天能见到的人。朋友分别时,我们总是在欺骗自己,以后有机会总能想见,况且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但实际上,真的分别以后,我们又会找到一个新的朋友圈,慢慢得忘记彼此。
我们微信通讯录里动不动就有几百号人,但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圈里只会容下几十号人,大部分的“朋友”都只是活在手机后面,偶尔朋友圈点个赞就是最多的互动。我们应该好好珍惜那些主动找你聊天的人。
我的微信里有这么一个好友,特别聊得来,说不完的共同话题,互相调侃,互相探讨一些问题,甚至有许多私密的话题,就算是你最亲密的人都不知道的事都会跟她讲。我们从没见过面,以后也不打算见面。我和她都不喜欢在朋友圈发自拍,也从来没有问对方要过照片,所以都不知道互相的模样。我们把对方都当朋友或者说是知己来对待,而不仅仅是网友。这样的社交方式让我很放松,因为彼此之间都没有压力。
顾城说: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不知道你朋友圈里有没有这样的人:明明在某段时间里聊得很嗨,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失去了联系。或者说前一天刚在一起吃过饭的朋友,然后各回各家,你不找我,我也不主动找你,渐渐地开始疏远,过上各自的生活。
原来忍段时间不联系一个人,最后真的不想再联系了。我想如果余生你不主动找我,我这辈子都不会与你有交集了吧。
我们之间,一删网络,便是永别。今后若不想见,但愿余生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