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回丈夫老家是2006年,那时女儿已经3岁多了,因为他们村重建的祠堂入伙。那时他们家就是几间破旧的土砖房,婆婆在广州帮我带小孩,都不愿意回来。公公倒是觉得城里闷,经常跑回来住上一个月。
丈夫的小姐夫开车,和他家亲戚一起,一个大面包车坐满了人。建的公路两旁因为树还没重新长起来,经过弯曲陡峭的山路时,看着两边的悬崖,感觉怕怕的。
再次回来已经是2015年了,他们家要建房子,而我们也买了车,只是,我和老公都不会开,要么是同事开,要么请人开。一路上,丈夫都赞叹这里山清水秀,而我觉得他仅是因为他热爱,这样的风景到处都是。
2016年他们房子入伙后,公公婆婆就搬回来住了。我们依然是偶尔回来一次,因为过年没人开车,只能跑花都,叫大姐的儿子女儿各开一辆车,才总算把我们一家五口带回来过个初一初二就又离开了。
2018年中我终于拿了驾照,但是直到十一月我才敢第一次开车上路。所以暑假, 我自己带着三个孩子坐高铁回来陪公公婆婆过了一个星期。平时买菜只能等隔壁镇开往县城的班车经过才能去镇上买,一次就买多点,过了中午一点,就没有班车了,想去镇里就要搭摩托,但是我总觉得摩托不安全。还好,村里每天都有卖猪肉的开着摩托车过来,所以猪肉都是吃新鲜的。宝贝们在村前的小河里玩水,还跟着爷爷到山上看爸爸请人种的杉树,快乐也很简单。
2018年跨2019年的春节,我们终于可以一家人开车自由行了。在县城泡了一晚温泉后,孩子们终于第一次在老家过了第一个除夕了。一路车上总能听到有人不知不觉地应景哼山路十八弯。女儿嫌老三哼着吵,没过一会,她又会不知觉地哼起来。
为了让乡下的生活不至于那么单调,我一早就准备好了,春节自己包饺子。一是宝贝们喜欢吃,二是京东的冷链不到。即使在广州,除了京东送的冰冻货物,其它卖家即使用的顺丰都是不如意。
即使自己擀的饺子皮厚得黏牙,婆婆都还是觉得好吃,跟姑姑们惦念着。后来,姑姑们每次回来,都会给她包饺子。不过,连我一贯挑食的女儿也觉得比速冻的饺子好吃,所以我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而我丈夫则喜欢带着孩子们到处跑,每天晨练都会带他们去看一些他小时候经常玩的地方。
因为有了生活的便利,我竟然不知不觉喜欢上了这里。可以看得出,小男孩们也喜欢上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