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2日,周三。
你说,你要来广州了。
不用问,我就知道我肯定不是你羊城之行的主要目的,正如,我不会特意跨越九百多公里去福州见你一般。
在某些地方,我们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样地“懒”,懒到一旦呆在某个地方,就想在那儿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同样地被动,被动到几乎不会主动联系朋友。你说,如果不是要陪男朋友来复试,也许再次见面就是彼此的婚礼了。
的确。
自从大学毕业后,我们度过了无所事事的暑假,又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漫长寒假。即使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相约,即使生活在同一座城市里,即使只相差一百来公里,我们也从没想过要见上一面,一起逛逛街、一起喝喝茶,连聊天的次数甚至用手指都可以数得过来。
在有些情感地表达上,我们同样的不善言辞。记得毕业时,我们是最后离开寝室的两个人。在你走的前一天夜里,还一起修改你的毕业论文至凌晨两三点,明明困得要命,俩人还能一边哈欠连天,一边调侃自己像吸食了鸦片,然后彼此相视哈哈大笑一番。
第二天,你要赶早上八点多钟的车回家,于是不到五点半就早早地起床收拾行李。一向睡眠质量很好的我,也跟着你一块儿醒来,两只眼睛困得肿成了电灯泡,意识却出奇地清醒,翻来覆去也睡不着。于是就躺在床上,看着你把柜子里衣服一件一件取出来放在行李箱里,看着你桌子上的物品一点一点变空……
我不知道说什么,也觉得有些不真实,不相信天天腻在一起的小伙伴,从此以后可能就是陌路天涯了。于是我时不时地哼一声,一遍遍地喊你的名字。
终于到了七点半,行李收拾好了,你也该走了。你背好包,拉上行李箱,转身对我说了一句:“我走啦!”我说:“好的,再见。”然后,我就听到轮子的声音由近到远地走开了……那天是2016年6月15日。
那天你发了条说说:“说也说不出来,就算说出来了也说不好,总之我会记得的。”那天我也留下了印记:“现在是毕业感觉最浓烈的时候,唉,你偷偷的离开几好勒,都怪失眠。很多话不说出也明白,一声再见足矣。”配图,咱们都选择了一贯的逗比风格——一张一起敷面膜的搞怪照。我一直没有说过,那天,在你关上门之后,我哭了一个上午;那天,在寝室只剩下我的时候,我呆坐了一天,好像想了很多,又好似什么都没想。
你说你要来了,我就一直兴奋着。兴奋到一直傻笑、兴奋到要飞起来、兴奋到想告诉所有的大学同学一声咱俩要再次一起耍了……你还没到,就策划着带你去吃什么、做什么。你爱吃烤鱼、爱吃香菜、无辣不欢;你爱逛街,喜欢买深蓝色的衣服;你喜欢畅谈,说到高兴时就会手舞足蹈……
也许友情的奥秘就在于,不管联系或不联系,我们依然无比熟悉对方,正如之前看到的一段话“虽然很久才见一次,但每次见面既不会感到时光让我们缺失了共同语言,也不需耗费精力去解释彼此不在时发生的那些事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昨天才一起喝茶聊天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