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于我而言已如吃饭睡觉一般,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亦师亦友,常能通我心意,解我困惑。它有时如一股春风,有时又像一壶老酒,让我沉醉其中,不能自己。
喜欢纸质书的手感,也喜欢电子书的方便,两种方式都能让我体验读书的快乐。以前读纸质书讲究看过后不留痕迹,如今破除了这个执念,涂涂画画已是常事,看到拍案叫绝的句子要划一笔,看到不认同的观点要辩解一句,看到感兴趣的点要扩展阅读。而电子书是我的移动图书馆,一部手机让我可以随时随地翻开一本书,于是练就了一个本领,不论在多嘈杂的环境下我都能看得进书。
电子书的出现让读书变得越来越便捷和廉价,这是它作为一个工具诞生的意义所在。说到工具的作用其实就是为我们赋能,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新基建等等,这些事物都是为了方便我们而产生。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前,读书的门槛是很高的,一个普通人迈入社会后,如果还想进行再深造,那是相当困难的,所要付出的时间和代价都比现在高很多,而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只要你想学习,是有很多优质的课程,以及海量的书籍供你选择的,就看你会不会用,用得好不好。这些工具的产生为能用好它们的人带来了莫大的助力,让人和人可以跨越空间和距离进行连接,让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也能在有限的金钱投入下获得如此高比例的回报,可以在海量的书本里畅游。
读书不仅要读“有用”之书,也要读“无用”之书,一种是带着问题和目的去读书,另一种是随着心意和兴趣去读书,前一种是解决问题,后一种是陶冶情操,书籍类型不必固定,什么书都可以看,也不必纠结一本书打开就一定要看完,有的书如果看了一章没兴趣大可丢到一边,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你花时间去读的,我们读书要读好书,要读经典,很多时候我会因为喜欢一个作者,就把他的书和他推荐的书都找来看一遍,然后又会有新的发现,只叹读书时间有限,想读的书又太多。
当读书融入你的生活,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时,你会时常发现自己很无知,会变得谦卑,会在学到一个新知时莫名兴奋,会想看更多好书,想和更多优秀的人做朋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不只是一句口号,我相信真正在践行的人,一定能收获丰厚的、超出预期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