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栋哥。今天来讲一讲,毕业后前半年的工作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更快的蜕变。
今天我们不讲具体的工作方法,来讲讲心态吧。
为什么栋哥会认为毕业后的前半年的表现,对往后的工作很重要呢?
因为这是你第一次一个人遭受社会的毒打呀。
学生时代你有父母、老师、同学的陪伴,但当你出来工作后,许多事情都需要你自己面对。
在职场中,同事可不会像你的父母老师那样包容你,在你犯错之后,还会安慰你。
那如果你又属于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从小优秀到大,那么恭喜你。
你反而会比“自己家的孩子”,更难以适应这个环境。
毕竟“自己家的孩子”,从小是被家长骂到大,抗击打能力会略胜一筹。
而由于你从小就是不怎么让人操心,基本没被人责备过。
但职场就不同了,许多职场新人,就是被老人“欺负”过来的。(当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会这样)
他们可能是故意什么工作都不给你做,可能会无缘无故的为难你,可能会因为自己一个小失误,就无限放大围攻你。
既然外力我们无法回避,那我们就要做好准备来应对这未知的世界。
基本大家伙儿应该也可以确认了,今天是鸡汤文。不过说是鸡汤,但还是有很多疗效的,各位细细品尝吧。
01
先学适应,再谈改变
要先做好当下
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和成长,理想与抱负也是要从脚踏实地开始。
在毕业前,你是不是有稍微给自己的未来画了一幅蓝图?
希望自己能将毕生所学,全部应用到工作中,希望公司可以给自己多一些挑战。
但是入职的第一天,梦就醒了。
现实中,你大约是这样想的:“这工作也太无聊了吧,怎么一整天就这一件事,不会以后也是这样吧。”
孩子你没想错,基本大多数的工作都一样,都是单调乏味。
但是在这单调和乏味里面,你能有所提高和成长,那就是进步。
别看一天到晚就只是让你做表格,你保证表格所有数据都是准确的吗?你有提高效率的办法吗?或者更简单,排版能否更优化一些?
就像昨天的文章《年龄不小,晋升无望,工作该何去何从?》一样,要让自己有“多一种可能”的心态。
做好当下,理想与抱负就能实现。
少说多问多看多学
任务安排下来,先不谈对错,先做先学。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人,在接到工作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抱怨。
或是认为这件事没有必要这么处理,这个细节不重要,这样太麻烦……
但是你要知道,你的看法能否经过时间检验?
所以当我们接到任务,要先做先学。然后再把你看到的问题问问老员工,听听他们的看法。
不要着急改变你发现的问题,只有实际工作经验多了,或许你能看问题的角度会更全面一些。
“我可以学”的心态
要抱有“我可以学”的心态;
不是所有的工作你都能做,但一定要有我可以学的心态,珍惜每次进步和成长的机会。
接到不会做的工作,要有我可以学的心态。
而不是直接来一句:“啊,我不会,这个我没有做过。”
所有的学习都是从不会到会到精,关键是自己要有“我可以学”心态。
改变学生思维
进入了社会,你会发现为人处事,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样。
我们不能用在学校的方法,对待同学的方法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职场到处都充斥着利益,尽早的认识到环境的改变对你很重要。
02
脸皮要厚
主动求助
初入职场,解决各种职场问题都缺乏有效经验。
一定要记住拜师!
很多问题你研究两天也未必会有结果,但老员工一句话就能让你豁然开朗。
这就是别人的经验,遇到困难懂得求助他人也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
主动认错
完全没有经验的我们,可能会在某项工作中处于手忙脚乱的境地。
当问题出现后,一定要有敢于主动认错的勇气。
“这是我的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体现了一个人的担当和勇气。
工作没有高尚与卑微
当你选择入职了这家公司这个岗位,一定要记住岗位与工作没有高尚与卑微。
高尚与卑微只会在人的内心里。
别人在意,你不在意,你就赢了
别人不在意,你自己在意,你就输了。
03
主动找罪受
成长来自肯定,成熟来自“折磨”
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你能解决多大的问题。
你的一个优秀的作品或者完美的处理一件事务,就是来自不断的自我否定和不断打磨,就是现在常谈的“工匠精神”。
成长来自肯定,成熟来自“折磨”。
少希望别人包容、多让别人挑剔
进入社会,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包容你,给你时间成长。
很多时候对你不满意,企业就会直接换人。
因为企业是创造效益的地方,你又不是同事和领导的亲戚,凭什么让人包容你的不足呢?
抱着谦逊的做事态度,更多的让别人挑毛病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将不足补齐,你就能得到成长。
努力是你的本份
很多人会觉得公司安排的任务总是那么多,总想剥削我的剩余价值,总想把往死里用。
在我看来,如果你真的想迅速的在企业站住脚跟,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所有人都离不开你。
努力工作是我们的本分,将自己的工作做好,是我们的分内之事。
当然你的工资要与你的付出匹配,不谈薪资只谈理想抱负的企业,就是耍流氓。
今天分享的三大点,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是让自己更快适应社会环境的心灵鸡汤。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学习的心态,积极不抱怨的做事态度,敢于承担的精神和努力工作的本分。
心灵鸡汤看似大道理,但它之所以称为大道理,是因为它真的有道理。
人每隔一段时间能接受一碗鸡汤都是对自己的重新认识。
朋友,干了这碗毒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