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问西东》里面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台词:“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天性本应是善良的,每个孩子初降于人世间,都如天使般纯洁,无暇。然而,为何某些人成年后,灵魂一隅还会衍生出那朵恶之花来摧毁了孩童世界的纯真,美好?
可见,人的情感中终究还是隐藏着那些自私,薄情抑或虚伪的人性弱点。倘若是,这些原罪又从何而起?
带着对人类这些灵魂上的拷问,让我们走进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家庭女教师》这部小说,来聆听一个关于爱的原罪故事。
小说通过倆个天真,无邪女孩的情感视角展开的故事情节。描述了在某个特殊场合里,不经意间发现了关于她们的女家庭教师的情感秘密。
这个秘密就是姐妹倆的家庭教师和她们的堂兄奥托之间发生的恋爱关系,并怀上了奥托的孩子。然而,令她未料及的是,虚伪,自私的奥托竟然是一个始乱终弃的男人。将女家庭教师的感情玩弄一番之后,便借口扬长而去。不再与之有任何瓜葛。
可怜的女家庭教师被薄情的男人抛弃后,只能一个人躲在屋里偷偷哭泣。将痛苦掩饰在内心深处。却对姐妹俩的情感一如既往地温存,细腻。
在小说中,茨威格以孩子们各种心理细节表现出对家庭教师的同情心以及奥托丑陋内心的憎恶之情。
世间红颜多薄命,情缘散去,香消玉殒。只留下那颗千疮百孔的心在颤抖,哭泣。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之男子的薄情寡义,更有世俗眼光的冷漠,势利夹杂在其间。女孩们的母亲得知此事后,更是对女家庭教师百般羞辱,指责她败坏了家里的教育门风,同时,又斥责她的行为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坏的影响。最后,执意要将她赶出家门。
小说以孩子们丰富,纯净的内心世界和成人世界的虚伪,狡诈作对比。突出了人性善与恶的主题。孩子们的母亲一系列所作所为,名义上是爱孩子,替女儿的教育前途着想,实际上,不过是担心自己家族中的丑闻败露而已。借以掩盖事件的真相。
孩子们深深的爱着她们的家庭教师,在得知她的遭遇后,眼睁睁看着她所受的各种侮辱,内心不约而同的产生了太多的悲鸣情怀,同情却又爱莫能助。她们用自己的行动为老师做了最后一件事。将倆人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全部拿去买了一束鲜花,放在她的房间里,想在老师心里留下更多的安慰和温暖。
可惜,成人世界那些复杂,悲哀的情感变化,岂是孩子们单纯的心思,所能全部明了?所有的悲欢离合故事或许留在她们童年记忆深处的印象只剩下对那个可怕的成人世界的怀疑,恐惧。
最后,花虽买来了,人却已离去。留给孩子们心中是无比的惆怅,伤感。她们不再相信任何人,包括父母,也渐渐对这个世界开始充满起敌意来。姐妹倆紧紧拥抱在一起,在悲伤,哭泣中缓缓进入了梦乡。【无戒学堂】日更第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