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对冥想的概念比较模糊,也不确定自己冥想时所做的是否正确,无从判断。
恰巧,在“亚特星光”的公众号上看到了题为《什么是真正的冥想》这篇文章。
文章中克里希那穆提这样说――
冥想,真正的意思是沉思、留心、觉察、清楚地看见。若想清楚地看见,没有任何扭曲地进行观察,你必须对自己内心的局限和底层的活动有所觉察。只是觉察它,而不企图去改变,转变或解决掉它。对整个意识内容进行毫不扭曲而又了了分明的观察,便是冥想的开始及结尾。第一步即是最后一步。
你为什么要冥想?到底什么是冥想?
譬如清晨起床时你看到窗外的晨曦,远山和水面的波光,如果你能一语不发地观赏这惊人的美景,心里连说“好美啊!”之类的念头都没有,如果你能如此全神贯注地观察,你的心便是彻底寂静的。否则你是无法真的观察或倾听的。
因此冥想就是一种全观或空寂的心境。只有在这种心境之下,你才能看到一朵花的美以及它的色彩和形状,这时你跟那朵花之间的距离已经消失了。但这并不意味你认同了那朵花,而是你和那朵花之间的距离或时间感不见了。只有当你的心中没有任何念头或自我中心的活动时,才能清楚地,全神贯注地觉察。这便是冥想。
读到这里,我想,冥想就是全然地觉察,不带一丝批判和感叹,连这样的起心动念都没有,没有觉察者与被觉察者的区别,没有对立,没有界限,我就在其中,回归一体。
由此可见,平时我的冥想方式是错的,从根本上对“冥想”的理解就是错的。我以为,冥想是任由心中升起一幅画面,然后顺着这画面想下去;或者,听着修炼七轮的引导词边调整呼吸边想象下去。
原来,所谓“想”其实是无所想,有想的对象就错了。所谓“想”其实是不作想,有想的发力和作意就错了。
但是,切不可以为“不作意、不发力、无所依、无所缘的想”就是发呆,那样会错得更离谱。前者是心灵的深沉而厚重的宁静与安详,是无我合一的状态;后者是思维的暂停,停留在心智的层面,不属于灵性的范畴。
修行功力次第的提升,需要正确的指引做前提。误入歧途,顺着错误的路标走下去,轻者会走进死胡同,重者会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