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梵高的画,曾经初学的时候也临摹过他的好多作品。记得初识梵高,是通过那些临摹他画作的日子。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能触碰到他内心的炽热与不羁。《星夜》的旋转星空,《向日葵》的热烈绽放,那些鲜明、涌动、活泼的色彩,如同生命的脉搏,让我沉醉不已。
书名:《渴望生活,梵高传》
作者:欧文.斯通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这位伟大的画家背后,藏着四段未了的情缘,每一段都充满了遗憾与渴望。他爱得深沉,却也爱得孤独,那些单相思、爱而不得、得而不爱的故事,让人心疼又感慨。
梵高,他或许慢热,不善于察言观色,但他绝对是专情的。他对乌苏拉的单恋,乌苏拉订婚一年他都不知道,知道后有些愤怒,那是青春活泼的梵高。
对表姐凯的懵懂,因为表姐的优雅与成熟,哪怕她离婚,但梵高此时爱上的是优雅成熟,但表姐一直把他当做野孩子。
与克里斯汀的短暂交集,或许不叫爱,大概同情更多一些,哪怕自己也很穷困,可看不得这样一个女孩子食不果腹,克里斯汀做了他的模特,最后因为思想无法交流,他们分道扬镳。
玛高特曾幻想和梵高结婚,他们复杂的情感,一个为了脱单,一个为了寻找生活的意义,玛高特意识到梵高从未爱过她,她带着爱,服毒自尽,被救回来后,他们分手。
每一次尝试,都是他对爱的真诚探索,尽管结局不尽如人意,但他的爱,从未褪色。
梵高的一生远不止于爱情。他做过学徒,搬过砖,甚至当过义工,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不屈,让人动容。37年的生命里,他创作了无数杰作,平均每天一幅画,油画、水彩、素描,样样精通。他用生命作画,每一幅都是他对这个世界的深情告白。
梵高的画,是鲜活的,是跳动的。他画中的太阳,仿佛能照亮人心底的阴霾;麦田的成熟与绽放,是努力的见证;就连苹果,都仿佛能听见果皮撑开的声音,感受到生命的勃勃生机。这些画作,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触动。
他37岁的时候选择了自杀,他为什么选择自杀?他和弟弟的关系,和父亲的关系并不差,我一直觉得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
他是用生命在画画,他画的是热血沸腾的画,绘画对梵高最大的意义是解放自己。
梵高虽已远去,但他的精神与画作,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带着这份热爱与坚持,继续用画笔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