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2020年11月17日在“洞见”公众号上发布,收获点赞数其他几篇十万+,而其他几篇文章的阅读量都没有到2万+,因此把这篇拿过来进行拆解。其他几篇文章的题目如图。
本文由一则微博热搜“女白领冲动预付30多笔网购定金”作为开头,因为双十一在公众之中话题度极高,也算是“蹭了热点”,这也是一类公众号文章的特点,依托话题热度,提高阅读量。
紧接着,作者列举了一些网友的“剁手”经历,其中一则去年双十一的新闻《妻子痴迷网购欠款30万 丈夫气到要跳楼》来提高矛盾点,给读者带来心理上的冲击感。
随后,作者列出了汇丰银行发布的一组调查数据,主要内容为90后一代人的债务与收入比高达1850%,人均债务高达12.79万人;又列出央行数据,中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54.28亿元。
用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新闻、数据后,作者展开了分析,通过对比放纵欲望消费的人群的状态和能够克制欲望、坚持存钱的人群,引出主题:能够坚持存钱,才是一个成年人的顶级自律。
01 存钱,是给未来存底气
分论点:钱重不重要,并不在于你,而在于你什么时候需要用到。
论据1:作者举了他一个好友的例子,大意是她的父亲病重,因为无力支付高昂着治疗费用,于是她在朋友圈筹钱。由此引出金句: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一场病击垮一个家。后面的部分扣题:她这些年不是没挣到钱,而是没有克制欲望,钱都花在了自己身上,忙着精致,忙着消费,却没有存钱。由此引出金句:原来,在位置的风险面前,银行卡上存款的额度也许就是生命的长度。
论据2:作者举出了豆瓣上“负债者联盟”小组里的一句扎心的话:“一笔存款,并不能让你实现财富自由,更不能助你走向人生巅峰。但是,当以外到来之时,没有存款,连命都很难保住”。来说明存钱的重要性,并以“现在存下的钱,就是你对抗风险的底气”点题,结束本段。
02存钱,就是给自己存退路
论据1:知乎热帖,问题是:存钱的意义是什么?点赞最高的回答:“我努力存钱赚钱,为了建立一个‘fxxk you money’”。之后就是作者给出的简单延伸和点评。
论据2:对比《我是余欢水》里的没有存款的余欢水和《创业时代》里有存款的罗维的差别境遇,得出结论,作者以引用网络上流传已久的一句话作为结论:“存钱的最大好处,就是生活容错率高,不管做错了什么都能够及时弥补。而没有存款、挣一分花一分,稍有差错,下个月的房租房贷就不知道从哪里出。”
论据3:王尔德的话:“在我年轻的时候,曾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才知道确实如此”。最后总结点题结尾。
03存钱,才是成年人的顶级自律
这部分作者给出了几个存钱的技巧。
方法1、百分比存款法。就是每个月把固定比例的钱(比如说30%)强制性存入银行。
方法2、警惕破窗效应。破窗效应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放到存钱上,意思是如果随意动用自己的储蓄账户,那么这个账户很有可能会慢慢变成空户。因此要警惕破窗效应。
方法3、学会开源式储蓄。也就是要学会理财。
本文的这一部分不是很精彩,给出的存钱方法可以用,但不够具体。
04结尾
金句开头:“存钱就是一场修行,一场与欲望较量的修行”。最后作者点题收尾。
评价
这篇文章是一个常见的话题,之所以能够十万加,应该与“双十一”这个热点有一定关系。
本文的题目十分简洁,关键词是存钱和自律,很常见,也是人们关心的话题。
本文是总分总的框架结构,十分清晰,两个论点底气和退路找的也很精准。
本文的论据十分切题,能引起共鸣,也给了写作者们以启发,素材获取的平台有很多:从微博上找热点和评论;确定主题后到知乎查热门话题,看高赞回答;到豆瓣相关话题小组找内容;热门电视剧中的人物例子;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背书;名人名言等。另外得到、樊登读书、小红书、抖音等平台都可以作为寻找素材的好平台。
当确定好一个选题后,尽量先确定框架,同时,针对选题尽量多的积累素材。就这篇文章而言,大篇幅的论证部分都是举例论证,通过作者的评价和金句的使用让文章显得完整,前后连贯,也由此,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写这一类文章的主体过程其实就是寻找素材并进行将素材进行好的排列组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