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核心观点是,评价一个在线广告平台的优劣指标是:活跃用户数,或者说客户的接入成本高低
即演讲中认为Facebook的700万用户 相对Google的1400亿美金收益 更健康和可持续性。
通过描述Google和Facebook两家广告产品的演进思路来支撑这一论据,Google没有人工客服,完全依靠用户自助投放,从而节省传统广告的商务过程(谈单、合同与结单等)来降低客户的广告投放成本,从而将原来无力进行广告营销的中小广告主引入到系统内。而Facebook更是进一步地压缩广告主的投放成本,直接将整个投放过程整体托管在广告系统内部完成(oCPX类‘智能投放’产品),广告主仅仅只关注一个转化能带来的收益。整体来说,都是因为压低广告主的接入成本可以将在边际成本边缘的客户拉入进来,从而加大平台的活跃用户数。
为什么活跃客户数多是平台的核心评价指标呢?
1、主要是因为计算广告抽象来看是一种在线实时拍卖,每次被拍物的都是一次曝光机会,参与拍卖的则是众多广告主投放的广告。朴素地来看,只有参与竞拍数量越多,拍卖过程才会持续,同时拍价才会更高。
2、同时,在拍卖机制中有一个迈尔森拍卖模型可以实现卖方利益最大化,其核心思想就是打压大买方(比如对大买方的出价进行打折,其出价100块,但以80块参与竞拍)。因此只有活跃用户数多了,也才有余地来打压大买方。
3、从实际上Facebook关闭对大买家有利的程序化购买产品来从侧面映证这一观点(打压大买方)
可以看到,计算广告(互联网在线广告,数字广告)首先是一个商业产品,其次才是一个技术产物。因此产品的核心设计都需要考虑到商业的本质,再用技术去加速或优化商业的过程。因此不能唯技术论,至少在广告产品这个大的范畴里,商业原理是核心,技术是优化和完善商业链路的关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