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在2021年最后一篇日记里,我写下了这样一行文字:“今年我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就是去支教”。因为这个决定,我又编织了另一个美好的故事,里面的主人翁是新的同事,新的学生,他们淳朴、善良,他们温暖、热心,他们留给我美好的回忆,他们是2021年我最值得记录下来的美好。
一、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2021年9月5日,这一天我来到洛宁县长虹中学报到,校长热情接待,安排宿舍,介绍学校概况,下午集体开会安排工作任务,我服从学校安排,到中学部担任七年级1班和2班的教学任务,同时担任七年级1班的副班主任,主要负责班级卫生和板报等任务,每周工作量17节英语课(含早晚自习)。
我的专业是英语教育,常年在小学任教,但是听到校长说“中学部缺英语老师,你到中学部吧?”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坚定的答应了。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哪里需要就要到哪里去。随后来到教室和同学们见面,他们眼睛里的光至今历历在目,刻在我的心里。学生们对新老师满怀着期待,更激发了我的斗志,虽然我是一名小学英语老师,但是我相信通过努力,我会做好他们的榜样,引领他们在学习中奋发向上,让他们也懂得困难不可怕,恒心和毅力最重要,这也是我想教给他们的第一项技能。
正式开始上课,慢慢深入了解学生之后 ,我的一些想法被现实打败了。学生们的基础特别差,学习习惯不好,共性问题是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这让我一时不知所措。好在有了同事们的帮助,交流中对学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一次我在心里开始慢慢的规划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于是,我开始在学生和教材上下功夫。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在于畏难情绪和惰性,我从这两方面出发,首先每节课拆分任务,降低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选择自己愿意学的内容。当他们能够学会一部分,他们就会愿意去尝试另一部分。比如前段时间我们讲了Unit 4 Topic 1内容,主题是购物,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学会相关句型。我没有按照教材的课时安排,而是整合教材内容,以购物话题为切入口,让学生讨论自己购物的情景,以学生叙述的场景为契机学习相关的英语句子,顺其自然推进询问价格等句子。这节课给我的感触就是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当老师在抱怨学生上课积极性不够的时候,作为老师要先反思自己是否研磨教材,研究学生,是否研究教法。
其次,我开始关注学生们在课后的动向,发现他们课后个个生龙活虎,几个女生聚在一起聊时尚,几个男生聊游戏。一次下课后,一女生跑到跟前送给我一片面膜,这个孩子的贴心举动有点不合时宜,但他们的天真和善良着实让人感动。于是我开始在课前带着学生们做一些游戏,我给他们拍照记录,他们很开心,在课堂上专注的时间也会更长一些,师生距离拉近了,他们也更乐于去完成学习任务,而非带着不满情绪。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一段广为流传的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他告诉我们教育就启蒙,就是把一个人从蒙昧的状态,带入一个理性的状态、理智的状态,使他内心世界更丰富。作为一名教师这是我的使命和担当。
二、踔厉奋发 笃行不殆
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做到给予呵护和关爱,就像种子成长需要阳光、雨露,我们的学生需要自由和爱。如何能够给予及时的、恰当的养分,这是对一位老师的考验。
在这半年里,我深深的从学生们身上感受到教育之于人的力量,教师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都会对他们产生重大的影响。
开学一月有余,有一次,两个女生晚自习下课到宿舍找我诉衷肠,说自己在学校还是不适应,抱怨学校的种种管理过于严格,不想住校。我静静地倾听着,看着她们倾倒不满情绪,不时地递上一个小零食,安慰一下,我也会讲到自己第一次离家住校的情景。此时她们需要的是关怀,而非高谈阔论,大摆道理,此时她们需要的是亲人,不是严师,此刻的我愿意做她们心里的那位“亲人”。
毛凯航一名很机灵的学生,但是整天“不务正业”,我看见他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就说:“毛凯航,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啊?”这一语双关,只有我俩明白什么意思,他会嘿嘿一笑。一次,在课堂上,他拿着一串钥匙,不时发出一阵阵声音,扰乱课堂纪律,我递过去眼神,他无情退回,就这样,我在课堂上很严厉的批评了他,他感觉没面子,于是耍性子,彻底不听课了。课后找他谈心,解开心结,又恢复了笑容。他的一个特点就是“变脸”快。随后见我还给我讲他的秘密,说是自己有一个心仪的女生,该怎么办?我随意的告诉他“要多读书”,他撒娇说;“又让我学习?我学不会!”我开玩笑说:“那你多读读书,读一些经典的好书,对你很有帮助,至少能让你写一封让他人对你刮目相看的情书啊!我们国家周总理写给妻子的信,找来读一读,你就知道多读书写出来的文字那可不一般啊!拿破仑写给妻子的情书也是广为流传的!”
我想教育应该润物细无声,不去过多苛责,要慢慢引导,要有耐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三、天道酬勤 日新月异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写到,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支教的半年里我对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有了更深的领悟,当学生的内驱力启动,外界的干扰也就化为烟雾,飘散而去。张义帅和王宇杰两位同学,刚入班时,英语成绩并不理想,但是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告诉他们学习需要不仅需要毅力,还要有耐心,有方法。之后他们会在课堂上一丝不苟的记笔记,下课后还给自己设定目标,每天坚持,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他们在课堂的表现有很大的进步,从刚开始不敢开口,到现在积极回答问题,这个过程我看到了,这个变化在他们身上发生了。这就是他们的“自我发展”,是真正成长的开始。我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好好钻研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把课堂当做训练场,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不仅收获知识,而且能够把英语当做工具,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潜力,便会对自己更加充满信心的,那么也就对困难不再畏惧,他们也就真正的开始拔节成长。《礼记》有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课堂是教学相长的地方,作为教师的幸福之处就是成长,在这半年里我与学生们一同成长。每一个早读,我们一起大声读英语,每一个晚自习,我们一起讨论问题。每一堂英语课都是我们成长的见证。朱永新老师说:“成长是人生最好的姿态,是生命最美的模样。”作为教师,当我们在职业生涯中,感受到了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喜悦,听到了自己生命拔节的声音,才能把普普通通的每一天变得有滋有味,才能真正品味出我们教育生活的幸福。在新的一年里,我会继续努力,享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