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杂粮、清冽甘甜的山泉把山里的孩子喂养的茁茁壮壮;各种颜色的花、各种形状的花还有孩子们绽开的缤纷梦想也如花儿一样把他们的童年装扮的美丽动人。
山里的孩子喜欢槐花飘香四溢、榆钱缠绵甜甜,山里的孩子钟情略带甜酸韵味的酸枣,山里的孩子垂青于花儿的朴朴实实,灿灿烂烂。牛背、有蝉鸣叫的树、小河是山里孩子的乐园,悠悠的牧笛、“知了知了”的学唱、狗刨式的游泳成为孩子最拿手最受欢迎的节目。
山里的音乐会内容最丰富,不敢寂寞的蝉儿年复一年唱着祖传的歌谣,蝈蝈蛐蛐也不敢示弱,也在草丛中浅唱低吟,夏日的闪烁的星空和数声蛙叫更为丰收的乐章增加了几份喜庆;但最可人最醉人的要数他们贪吃的有板有眼有韵味的儿歌了,“四月四山楂有根刺,五月五山楂满山坞,六月六山楂红屁股,七月七山楂正好吃……”歌儿唱出了孩子热切的期盼、唱熟了红红的诱人的山楂,也把孩子的心唱得透亮透亮。
山里孩子的情感最丰富。男孩的性格最豪爽,高兴了,说唱就不着旋律,高歌一曲,委屈了说哭就通通快快酣畅淋漓地大哭一场;女孩最爱美,红衣绿裤,头上还插上一朵带露珠的山花,自己的心情因这打扮而显得鲜嫩嫩,水灵灵。
山里的孩子最好客。被孩子调教好的温顺的狗儿,一听到山外来游山的客人,便调皮地朝客人冲过去,忽然在松软的地上打两三个滚,像是对游人作揖表示怠慢了客人想表示歉意,然后箭一般冲向前,为远方的游人带路,并不时地放开喉咙叫上三两声,代表主人欢迎大家来这里旅游。
山里的孩子知道懂得最多是有关山的故事山的传说:或是英俊的王子和美丽的公主生时未成为夫妻,白头偕老,而苦苦相思,死后二人化为两座近在咫尺的山,彼此相互关照;或是勇敢的战士与敌人拼搏到最后一刻,倒地而亡,化为一座挺拔的山,永远地在后人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或是英雄用过的斧刀锏戟被英雄感天地泣鬼神的精神所撼而羽毛化为山。总之,山的神秘、山的缤纷、山的凝重,山的岿然不动在幼小的心灵便多了一份敬意许些崇拜和一份思考,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山,历史到底有多重,文化到底有多厚!
山上的路平平仄仄,曲折逶迤,时常有鹰从头顶上飞过,鹰的展翅飞翔唤起孩子们飞翔的梦。他们把人生看作山路的延伸:一踏上,就要奋力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