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近期大家还沉浸在嫦娥五号发射和返回的喜讯里,在视频里听到一连串的“跟踪正常,遥控信号正常”,这就是最大的欣慰,因为嫦娥五号的发射、着陆、取样和返回每个动作都牵动着国人的心!北京时间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西经51.8度、北纬43.1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这一消息真的让很多人彻夜难眠,这款“挖土版”的嫦娥,确实将给国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嫦娥五号登陆的地区是预选的吕姆克火山山麓,这是嫦娥探月工程的最后一步中的一个环节——“回”,不仅仅是回,而且还要带回月球上的土壤或岩石样品,而嫦娥五号要完成的则是“回”的动作,这次回来将带回月球的岩石和土壤等月球上的样品。我们都知道,此前的探月工程中,嫦娥一号和二号完成的是绕月动作,嫦娥三号和四号是落月动作。
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3000N发动机工作,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近月点环月轨道,这也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是一个里程碑!
当然,这次的地外天体起飞还要一个特殊的过程,我国的国旗在月亮上升起了,真的是热泪盈眶的一刻!点火起飞前,在着陆组合体上实现月面国旗展开,随后就是上升器、着陆器的解锁分离。五星红旗在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上“升起”了,这是多么自豪的一件事啊!不过,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很好奇,月球上没有火箭,嫦娥五号是怎么返回地球的呢?
嫦娥五号如何在月面起飞
嫦娥五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取样,取样完成以后需要经过几道程序,而且都是实现的无人对接,难度还是相当大的。首先就是在着陆器上进行月面的起飞,月球表面引力只有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而且月球并没有大气层,所以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所以在月球表面发射探测器需要的推力就很小,月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只有1.7公里/秒,对起飞火箭的推力要求比较低。并且还要上升到距离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与轨道器完成空中的对接!
这个时候的嫦娥五号的着陆器则充当了临时的发射台,但着陆器”下方有一个缓冲装置,它不是刚性的,再加上月球表面的地形问题,因此我们就不能精确地预判“上升器”在升空时的角度。
对接完后有一个步骤是非常关键的,那就是交接样品,对接后在环月轨道上要从上升器上将月球土壤样品转移到返回器上。样品转移成功后,上升器和轨道器分离,最后上升器会被抛弃在月球轨道上,这个时候轨道器开始启动发动机并加速将返回器带离月球轨道,达到2.4公里每秒的速度就开始离开月球轨道,真正踏上返回之旅!
经过了几十万公里的“长途跋涉”后,返回器开始进入环地球轨道,但是这次并不是绕地球转几圈后择机降落,而是直接进入大气层的轨道,需要达到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11.2公里每秒的速度。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离开月球轨道的速度是2.4公里每秒,而这里就要变成11.2公里每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到环地大气层轨道。
所以月面的起飞和地球发射是不一样,受探测器轨道设计、功率平衡、测控链路、地月环境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上升器起飞存在起飞初始基准与起飞平台姿态不确定、发动机羽流导流空间受限等问题;另外由于月球上没有导航星座,上升器起飞后,需在地面测控辅助下,借助自身携带的特殊敏感器实现自主定位、定姿。起飞上升均需探测器自主完成,整个过程需要精准控制姿态。这对于测控系统要求极高,任务过程均不可逆,期间出现异常地面是没有任何办法能够补救处理,这就像当年三哥探月的"硬着陆"一样,无法做任何的处理!
嫦娥五号月面起飞后是如何回到地球的
有人会讲,既然已经起飞了,为什么不在这个逃逸月球的速度上直接飞回地球呢?这也来做一下说明。首先是航天器结构的问题,而且上升到月球轨道的推力是已经计算好的,直接返回的方式无疑增加了航航天器的重量,占用了不少的运力。
在返回器速到达到2.4公里每秒的时候就开始从月球轨道上逃逸进入地球的轨道,这里从迹象上来看是一个大的椭圆形轨道,也可以称作是弹跳返回。而这里的近地点在中国的内蒙古上空,远地点则在月球的轨道附近。如果没有进入大气层的话,返回器就会绕地球转一圈后又回到了逃逸月球的位置,而因为公转的原因,月球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了,但是返回器回到近地点的速度依然是可以逃离地球的。
根据美国展示的相关资料,当年阿波罗号飞船也是采用了相同的方法,它也是由四部分组成,服务舱、指令舱以及登月舱的上升段和下降段。在飞船到达月球轨道之后,登月舱会跟指令舱/服务舱分离。一名宇航员会驻留在指令舱/服务舱内绕着月球轨道飞行,另外两名宇航员则会乘坐登月舱着陆月球,在完成了任务之后, 登月舱底部的下降段变成了一个临时发射台,宇航员随后就进入到登月舱的上升级中,上升级就把宇航员带离月球。这和嫦娥五号的方式是一样的!
当然,前面讲的都是起飞,最后一步其实就是着陆地球,嫦娥五号返回采用的是水漂弹道返回的方式,在经过第一次减速以后,再弹回太空降温,然后开始加速降落,到了一定的高度后打开降落伞,随后就徐徐降落在我国的内蒙古境内。
写在最后
这次的发射和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相关技术的国家,这是中国航天事业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复杂性的话可想而知的,但是嫦娥不负众望,将来将是中国建立月球科研基地的样板!相信,中国航天必将走向宇宙的更深处!
科学视野,不同见解,评论点赞,腰缠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