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朴素的生活带来的快乐比追逐成功、永无安宁的生活带来的快乐更多——爱因斯坦
我们总是期望追求幸福,有时候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反而与痛苦为伴;查理总是把他的“凡事反过来想就对了”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他在哈佛的演讲是在卡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因此,我们不得不提到卡森,他的痛苦处方包括:
为了改变心情或者感觉而使用化学物质
妒忌和怨恨
任何人都可能因为微不足道的、难以察觉的开始而堕入噩瘾:比如酗酒、吸毒等,最初的开始或许是为了逃避现实、也或许仅仅是好奇;可是慢慢就会走上毁灭之路。所以为了痛苦,不妨试着成为“瘾君子”,利用一生的时间沉迷其中。
妒忌,这个词呀,其实在文学作品中特别常见,甚至往往成为故事的诱因。妒忌别人拥有好的家庭出生、妒忌别人的美貌、妒忌别人比自己优秀,妒忌别人受到更多的欢迎,甚至妒忌别人的笑脸......凭什么他可以拥有如此之多?生活中,可以妒忌的实在太多了。
有了妒忌,便容易产生疯狂的行动,一旦心理未能得到满足,还容易滋生怨恨。
约翰逊说:“生活本已艰辛得难以下咽,何必再将它塞进怨恨的苦涩果皮️呢?”
可是,充满怨恨的人生里,谁还会去在乎生命不易?他们要报复,哪怕是与他无关的人。大到民族的冲突、国家的战争,小到个人情感、家庭纷争.......历史上多少灾难和复仇都是怨恨造就的?卡森提议为了保持痛苦的人生,必须遵守禁忌, 比如不要效仿英国首相狄斯雷利,他写下敌人的名字放在抽屉,随时翻看,然后看着敌人自己蹦跶着垮掉。
基于卡森的演讲芒格继续补充了五条保持痛苦的处方:
1.反复无常,不要专注于你所做的事情
这个处方值得关注的时,人完全可以三心二意地做事:你可以今日对着父母发脾气,明日对着下级颐指气使;你也可以随时向父母要钱,因为他们生育了你;你还可以一直沉迷游戏、娱乐,不需要学习工作.......不做到这些,说实在的难以过上痛苦的日子,毕竟自律是个什么东西?有什么可以阻挡你挥霍青春?你还应该高高在上,学会趋炎附势、阿谀逢迎、踩低捧高,那是成功的捷径、也是做人的技巧。
2.尽可能地从自身的经验中获取知识,而不管别人的成功经验或者教训
一般而言,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包括读书,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和从自己的身上总结。不过,何必遵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古训?更不必理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应该尽可能地只关注自己。比如每天都发生的酒驾事故,聪明的大学生因为邪教变得行尸走肉,传销里面的疯狂等等,这些都是别人的人生经验,你不用在意,你要相信即便自己酒驾也不会出事故,你要相信你从来都是冷静而热血的,哪怕《乌合之众》中许多无理性的群体事件,你即便参与也有正当的理由,无需害怕,你是如此独一无二!
3.一定要避免接受教育
教育,你所得都是前人先贤留下的;而前人都是一些古人,他们哪里会有你聪明才智呢?你应该大力推崇“读书无用论”。千万不要理会微积分、天体力学、几何学......那些都是骗人的,耗费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那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何用?你更不能去学哲学,那更加虚幻的东西!多少哲学流派,多少哲学大师,他们或许一生在追问“活着有什么意义?”“人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如此执着!那不会适合你。
4.永远不要反省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千万别那样做,你要保持混乱的头脑,怎么能反省自己呢?所以日记和复盘是绝对不能碰的。所有的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过错都不是你自己的责任,应该归咎于人。如果你胆小懦弱,或许是你的父母或者老师对你太过严苛,不断打击你的积极性;也或许是你的哥哥姐姐太过耀眼,让你自卑。 如果你成绩不够好,那不是你的错,或许是考试内容太难,或许是你的老师太可恶打消了你学习的兴趣。如果你脾气暴躁那也是基因的错误,你遗传了父母的暴躁因子。如果你对别人的苦难无法产生一点儿同情,甚至隐隐兴奋;那也不是你的错,是他们本该受到惩罚,那是报应。如果有人说你没有了良知,更不用沉默,你要辩解那是因为社会的不公、他人的逼迫。
你千万不要效仿达尔文,他总是寻求证据来否定已有的理论;也千万不要学爱因斯坦,他提出“好奇、专注、毅力和自省”与人生的痛苦法则格格不入。你应该欣赏并多参与“盲人摸象”的游戏,那是多么有趣!
5.尽可能地减少客观性
减少客观性,这样可以减少获取世俗好处所需的让步和承担的负担。在《无问西东》中有一个场景,章子怡饰演的王敏佳在广场接受批斗,她活该被人欺负,甚至践踏致死,因为她曾经为了虚荣而谎话连篇,更因为她有亲戚在网速,有“特务”的嫌疑。这些真真假假的东西,你不用在意真实情况,跟着人群就好了。别人批判,你就落井下石;别人用石头砸人,你就递石块......只要爆出有八卦,你就大肆宣扬,严加批判,你是在维护正义,尽管你自己或许也不知道正义是什么。但是跟着人群总没有错,即便有人犯了错,你也不用背负罪恶,更不用内疚。
最后,不管是保持痛苦还是追求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而每一个选择成就了你现在的经历和状态。不管你曾经多么幸福或者痛苦,要知道,“到目前为止”的时间限制。没有人的一生都是痛苦或者幸福的,无论如何,你要相信现在还有机会选择。如果你坚定不移地追求幸福,那么就避开那些导致痛苦的地方。如果你不那么坚定,就顺其自然吧……
在生命没有结束之前,没有人的一生能够被称为是幸福的——梭伦
参考书目:彼得.考夫曼《穷查理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