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本做面包的书,我没有行动起来制作,孩子倒是兴致勃勃的准备材料做起来。
下班回到家中,孩子告诉我写完作业,我准备给他炒菜做饭,孩子莫名的看着我,眼巴巴的说,不是说做面包吗?晚上就吃面包。看见孩子的眼神,我刹那间的感觉到,孩子说的话其实都记着了,是我给忘记了,接下来,和孩子一起准备各种材料。在称蛋液时,我的观念和孩子不一致,孩子不明白,所以在操作时,不和我意,我本不想和孩子吵,但是,看到孩子的做法和自己不一致,惯性的情绪就登场了,很急躁的喊着孩子的名字,让孩子感到很茫然,当我发现自己的情绪和需要未被满足时,及时调整,并且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处理。果然孩子虽然不是按照我的方法,但是也能将要求的计量蛋液准备好,这个小插曲改变了我原来一直要控制孩子和我一致的想法。
接下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准备,去尝试,孩子很是乐于动手,在过程中安排我来洗碗,各种原料,每一种一个碗,对于我来说也是一项体力活。按照孩子的安排,每次他腾出一个碗我就去洗,就这样我们愉快的合作着,当按照要求将原料混在一起后,发现面非常的粘手,孩子的小手被面粉粘的严严实实的,他没有烦躁反而很喜悦让我看他的手,看着孩子高兴做面包的样子,我在想这是孩子喜欢做的事,是发自内心要做的,所以内动力十足,遇困难也不怕,在经历了配比、揉面、醒面后接下来进行入烤箱烘培,孩子做的图案还是很好的。在等待的时间孩子不时的往烤箱里边看情况,经历的十几分钟后发现面包还是老样子,没有鼓起来,孩子很失望的告诉我,完了,这回没有做好,怎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没有变大。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看到烤好的面包真的是一点都没有变大,并且火候还有些大,外皮有些糊了,拿出来后,孩子仍然不甘心,用筷子去杵面包,证实它到底是不是没有发起来。虽然面包没有发起来,看起来不好看,但是孩子还是很开心的吃了一块,并且说就当吃馒头吧。
就这样,孩子愉快、开心的度过了这个夜晚,我看到孩子在做面包的过程中,虽然动作不纯熟,但是,我知道,他是在积累经验,我看到,在烘烤时,虽然,他急躁,但是,我知道,他在慢慢的学着耐心等待,我看到,面包烤的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孩子,依然接受结果,并且,要在第二天继续尝试,我知道他是在为下一次的成功攒力气。当我们把责任还给孩子,放手,相信孩子的时候,那孩子也一定会交给我们一张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