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四川高考报名季又开始啦,但是从报名条件到所需材料,从报名流程到注意事项……对于每一位四川考生家长来说,都是极为关键一步。
“锦程生涯教育”—— 高中考生家长都在关注的升学资讯号!获得更多一手升学资讯,关注我,让升学不走弯路。
确保高考报名之路一帆风顺,小锦特将我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做了如下关键梳理,方便各位考生家长快速、准确了解。
一、报名条件
2025高考报名条件如下: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 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 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 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考)的应届毕业生;
4. 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考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 因触犯刑法受到刑事处罚、尚在处罚期内的。其中,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三)报名参加普通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以下简称对口招生)考试的考生,须是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中师校和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其余报考条件与普通高考相同。对口招生专业类别为:农林牧渔类、土木水利类、财经商贸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智能制造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文化艺术类、旅游类、餐饮类、纺织服装类、护理类、医药类、材料化工与资源环境类、教育类、汽车类、交通技术与服务类。
二、报名办法
(一)我省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原则上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招考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其中,在校生确需在学籍地报名的,由考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学籍所在中学同意,县(市、区)招考机构批准后方可报名。
涉藏州县、大小凉山彝区“9+3”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在就读地县(市、区)招考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往届毕业生原则上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招考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拟享受地域性加分照顾和拟报考与户籍关联的各类计划的考生均应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报名。其中,志远班、宏志班、青航班、富民安康班等考生在就读地县(市、区)报名;没有高级中等教育学校等特殊情况的县(市、区),经所属市(州)招考委批准,可在本市(州)相关实施范围内跨县报名。
从2025年起,享受民族地区加分的考生资格条件须符合高中阶段在实施区域内具有连续三年完整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均不能享受民族地区加分。
“三州七县一区”具备民族地区加分资格的考生方可报考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计划。
具有连续三年以上当地正式户籍(即其户籍在2022年8月31日前已在当地)的“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才能报考省属高校少数民族预科。
所有拟享受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照顾政策和拟报考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省级公费师范生、地方优师计划、乡村振兴计划、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计划、省属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的考生,均须考生本人在高考网上报名时主动申报。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申报的考生视为自愿放弃,责任由考生自负。拟报考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考生,高考报名时不用申报,志愿填报结束后,由报名所在地县(市、区)招考委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审核。
(二)考生网上报名时间安排在2024年10月24日至11月6日,每日9:00—22:00。所有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考报名系统(网址:https://gkbm.sceea.cn),完成高考报名信息填报与确认、缴纳报名考试费,逾期不再受理。
(三)凡父母在我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含租赁),在父母就业和居住地具有高中阶段学籍和三年完整学习经历且符合普通高考其他报名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就读地县(市、区)招考机构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申请参加普通高考的随迁子女,应在2024年10月22日前,向就读中学所在的县级招考机构申请,提供房产证或县级公安机关出具的父母暂(居)住证明和有关单位出具的父母合法稳定职业证明,提供县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在当地就读年限和取得学籍的证明。
不符合在外省参加高考及录取条件的四川籍人员,具备报名资格的,可回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招考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对错过我省规定报名时间的回川报考人员,我省将适时组织1次补报名。其中,艺术类不再补报。在统一组织补报名前,各地招考机构应做好补报名考生的登记、提醒等工作。
(四)考生基本信息由考生本人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写。所有考生报名时填写的个人信息必须与本人居民身份证上的姓名、出生日期、民族、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一致,户籍信息须与本人户口簿登记信息一致,学籍、实际就读等信息必须真实准确。
2025年我省普通高考实行“3+1+2”模式,不再分文理科。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
考生完成网上报名信息填报后,根据系统提示完成照片采集并核验。照片采集、核验完毕后,考生应仔细核对本人照片、姓名、民族、身份证号码、户籍地址、城乡户籍属性、毕业学校、应往届及考试类型、报考科目、专业类别等报名信息,认真阅读《考生报名考试诚信承诺书》和本市(州)招考机构相关公告、提醒,确认无误后完成电子签名,逾期未经签名确认的考生报名无效。考生应对本人报名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因填报信息不真实、不准确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考生电子签名确认后,按系统提示完成报名缴费,逾期未缴费的考生报名无效。
普通高考报名考试费每生195元(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统考报名考试费)。
对口招生考试、艺术体育类专业统考的报名考试费每生130元,
艺术体育类专业统考每生每专业200元。
其中,兼报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按一个专业缴费;兼报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和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按一个专业缴费。
照片采集过程中,若人脸核验不成功,由报名所在地县(市、区)招考机构通知到考生。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持本人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及材料到县(市、区)招考机构或县(市、区)招考机构指定地点对报名信息进行现场确认,确认成功后再行完成网上缴费。
中高职衔接五年贯通培养拟转录学生的身份信息采集工作按照《关于做好2025年中高职衔接五年贯通培养转录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执行。
三、资格审核
考生报名资格和各类计划报考资格审核工作由县(市、区)招考委负责。履行申报程序,严格按条件进行资格审核,按规定时间和项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体检工作
所有考生均应参加身体健康状况检查(以下简称体检),按要求如实填写本人的既往病史。考生因身体等特殊原因,无法参加特定项目检查时,须出具体检医院相应材料。非招考机构指定的医疗单位为考生所提供的体检材料,一律无效。
各地体检工作应安排在2025年3月1日至4月30日之间进行。
五、工作要求
报名结束后,要再次组织考生本人对报名系统生成的《报名登记表》进行认真复核,并要求考生纸质签名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