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火了,随后,各种综艺开始“借鉴学习”,不过或许是“披荆斩棘”太累,哥哥们就偷巧地换成了“追光”。
《追光吧!哥哥》号称是“男版《浪姐》”,但随着节目的播出,网友们的反应大多变成了:
“这比《浪姐》差远了……”
“别说了,辣眼睛。”
一、搞事情
珠玉在前,后来者要么是有真本事,要么全凭搞事情。
在《追光吧!哥哥》播出之前,网络上流传出一份“哥哥们的雷区”——综艺节目中,节目组通常会与参赛嘉宾提前沟通,明确艺人的避讳的“雷区”,避免在节目中因为某些环节对艺人造成不好的影响。
所以我们在看综艺节目时,但凡能播出的,大概率是经由艺人同意,否则很多片段在播出前都会被剪掉。
“艺人雷区”是节目组必须做好的准备,但若是“泄露”出来,那就是娱乐圈中的忌讳了。
这次泄露出的艺人禁忌包含杜淳不让提“插刀教”等,这样的信息无论真假,能够获利的都是节目组。
毕竟,争议越多节目就会越火。
除了精挑细选的哥哥们,节目组邀请了郑爽和金星担任评论员。
这两位,在娱乐圈中,向来是以“放飞自我”和“毒舌”著称。
看到这里,节目组的“搞事情”已经明晃晃成了司马昭之心。
二、郑爽“疯了”?
这档节目本来并没有太大看点,但郑爽和金星的加入,一下子让人感觉:这节目稳了。
尤其是郑爽,向来“爽言爽语”的她这一次真是让人惊艳。
刘维在台上跳舞,郑爽直言:女团舞跳多了。
言下之意:有些娘啊。
对于这样的点评,刘维心中或许会泛起一些小波澜,但观众们听到,却会嘴角上扬,微微一笑,爽啊,这次真说到了大家心里。
舞台上刘维跳完以后,其他哥哥们瞬时开启“社会夸”,那疯狂的恭维充满了屏幕,这时候屏幕外的郑爽,又说了一句:行了行了,差不多得了。
于是下一个出场了。
陈志鹏,大家对他的印象或许已经从“奇装异服”转变回正常人,但在舞台上,他的舞姿让人无从评论。
好在郑爽在,她直接下了定义:这不是老年斑刘维?
一箭双雕。
还有后面很多精彩点评,作为东北姑娘的郑爽点评生动形象,脑洞大开,弹幕里很多网友表示:郑爽,你咋带着我的嘴上了节目。
在节目中,爽子的点评简直一针见血。
比如,“金鸡奖”上手舞足蹈展示自己“舞技”的印小天有一次跳起舞,郑爽的评价是:就像在看辽宁台春晚——这是一个东北人对热闹的终极肯定。
还有拿印小天和汤姆猫对比,简直不要太形象,当然,随后的明道也被说到“像一只大青蛙”。
在节目中,杜淳选择了一首蔡徐坤的《情人》。
一句没在调上的大型车祸现场,以及堪比广播体操的僵硬舞蹈,兼之他脸上谜一样的自我陶醉。
观众只觉“眼前一亮,突然双眼火辣辣地疼”,这就是传说中的“辣眼睛”吧。
好在郑爽在,她一番点评让观众心中大为宽慰:
要是蔡徐坤的《情人》能唱倒一片小姑娘,那杜淳的《情人》,只能唱倒几个老大娘……
当然,作为“花痴”的爽子还是忍不住会被“帅哥”打败:在见到拉大提琴的于朦胧时,她也忍不住惊呼好看。
总体来讲,因为郑爽和金星的加入,这档节目被硬生生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而在后来的采访中,爽妹子也表示,自己在节目中的作用,就是让他们上热搜。
三、何去何从
从一开始,这档综艺就在“对标”《乘风破浪的姐姐》,但很遗憾,在节目中,我们丝毫看不到它能跟《浪姐》相媲美的地方。
在《浪姐》中,姐姐们为了舞台上的表演在台下苦练几天几夜,蓝盈莹累到站不住,伊能静被累到不想写“小作文”。
结果到了哥哥这里,舞台上的表现似乎并不是那么重要,他们完全忽略掉了台下的努力,直接上台就是“大型油田井喷现场”。
油腻,太油腻了,简直就像是泡一池子洗洁精,用钢丝球用力搓都搓不掉的油腻。
或许,这节目从一开始就想学习《演员请就位》的黑红之路吧。
可是,在其中,又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不适。
或许从一开始,节目组就已经明确了节目的受众是广大女性,于是哥哥们的“丢人现眼”就都成了迎合女性观众心中那句“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的手段。
但在这句话背后,恰恰是“男人的自我开脱”。
《浪姐》的成功在于它锚定了30+姐姐们的处境,并以一种积极的力量引导大众向乐观,而《追光吧!哥哥》更多的是是在展示对男性的习惯性宽容。
这像极了真实世界中的两性处境:
女性总是被挑剔、被要求、被成为,必须完美;
男性则总是被包容,被包装,被原谅,及格万岁。
或许很多观众会认为,综艺嘛,就是图一乐呵,哪有这么深刻的道理?
但正是在这种思想之下,让我们越来越不容易反思,综艺到底能带来什么?这也是现在综艺节目越来越陷入瓶颈的原因。
何去何从?
或许答案,就在弹幕和郑爽犀利的点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