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宝宝]:马郁
[打卡日期]:2019/7/25
[学习内容]: 上接战略部署下接绩效
[学习笔记]:
培训也要充分发扬民主,我们即将进入一个草根学习的年代,在云时代,不单单崇尚大腕名师,上课也不仅仅是学生正襟危坐地听老师谆谆教诲,学生需要更多地参与,培训可以有更多的乐趣。事实上,上千年来,中国人对课堂的回忆都是痛苦居多,乐趣偏少的,人们渴望知识,但多数时候比较畏惧课堂。而在网络社区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个矛盾将更加突出,每个学员都愿意成为参与的一个节点,不想被动地作为一个接收机。
培训部门应该被提高到一定高度,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培训组织者,应该是组织变革方向的孵化器和变革落地的推进机,下大力气解决变革中的人员能力问题。
在快速变革的组织中,培训部门最应该做也最容易见效的做法是做业务部门的伙伴,诊断业务部门在组织战略变革中的能力短板,以能力短板为目标,输入开发有针对性的课程,解决变革过程中特有的能力问题。至于那些以能力素质模型为输入的课程体系,完全可以做成E Learning课件,由员工自学,组织只要每年定期进行能力资格认证,员工自然会有学习的动力的。
所以,我有一个悖论,那就是建立在能力素质模型基础上的课程培养体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迟早会破产。
云时代企业的五项修炼分别是:简单而有力的商业模式、让员工有创业的感觉、尽最大可能整合资源、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到极致、给客户完美的体验,我称其为“田五条”
第一,建立简单而有力的商业模式。重心是做公司组织变革、战略落地推进器的角色,不要建太多的制度和体系,要弥补组织变革中最紧缺的能力短板,上接战略,下接绩效。
第二,让员工有创业的感觉。每一堂课上,都积极倡导员工的参与,采用微行动学习的方式,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
第三,尽最大可能整合资源。尽最大可能整合内部优秀的经理人和业务骨干当讲师,参与课程开发和授课, 甚至整合社会讲师给企业上课,只要人家比我们先进,花钱引进是最经济的方式。我们引进课程的原则是走精品路线,宁吃好梨一个,不吃烂梨一筐。
第四,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到极致。
第五,给客户完美的体验,培训过程是彻头彻尾的服务过程,我们不轻易开课,开的课都是精品,让学员忘不了。
[坚持习惯]:读书 锻炼
[今日感悟]:
改变来源于生活点滴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