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父母都知道陪伴孩子对其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陪伴孩子,自然全身心、全方位的陪伴是最好的了,越是年幼的孩子越需要深度参与,当孩子逐步长大建立了良好的规则和行为习惯以后,则可以逐步减少陪伴的方面和时间,青春期后的陪伴更多是侧重精神层面的引领成长了。
陪伴孩子,那应该陪伴些什么呢?
陪玩乐
蒙特梭利的观点:孩子是在玩耍和游戏中感受和认知世界的。
尤其是对幼小的孩子,愉快地玩耍是孩子生长发育的重要途径。
家长陪伴孩子玩乐意义重大:
一方面可以保障孩子的安全;
一方面可以在玩乐中增进亲子感情,
还可以在玩乐中通过对孩子的表现,观察出是否在身体或认知上有问题(如自闭症),及时做矫正。
要珍惜陪孩子玩乐的时光,这会是你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因为孩子长大了就不爱跟父母玩了,父母想跟他玩,他都不爱搭理了。
陪饮食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热腾腾的饭,本不过是最常见的人间烟火,可对现代人来说,有太多理由做不到:外地工作、出差、加班、应酬……
能陪孩子吃饭,还是尽量陪吧,因为陪孩子吃饭意义重大:
观察孩子进食情况,及时做调整,保证营养均衡;
与孩子一起享受食物的美好;
跟孩子分享食物的有关故事(如粒粒皆辛苦);
教孩子相应的餐桌礼仪;
让孩子从小就习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的幸福感,建立对家,对家人,对团圆,对美好生活的深刻感受,这份幸福是人生最珍贵的东西。
陪学习
不陪学习母慈子孝,一陪学习鸡飞狗跳。
陪学习大概是家长做得最多也最恐惧的事情了,说起来都是泪。
但是仍然是需要陪学习的,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1-3年级):
提前预习、课后复习、书写工整、文字/数字正确、时间观念、坐姿规范、不要有小动作、先写作业再娱乐等等……
这些对学习的正确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事关孩子以后的整个学习生涯和学习成果。
所以,要想不被孩子的学习持续困扰,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父母就要陪伴孩子学习,帮助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孩子上轨道之后,自己才可以解脱。
陪运动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身体是那个1,其他的一切都是后面的0。
学习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不能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花在学习上,幼年阶段打下扎实的身体健康基础,是一辈子最大的财富。
父母要陪伴孩子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打球、骑车、游泳、跑步等等;
如果在运动中发现孩子具有某种运动方面的天赋,可以考虑送入专业体育学校进行系统化的培养,运动天赋也是一个人的竞争力,说不定就陪出了一个奥运冠军呢,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和故事很多啊。
陪孩子运动一方面能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也能培养孩子吃苦、坚持、乐观的精神。这些可贵的品质,对孩子的学习和将来的人生发展意义重大。
陪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人受益一生!
阅读能力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科的学习效率。
阅读能力跟写作能力也息息相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解决作文问题,必须从阅读下手。
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的示范作用必不可少,爱打麻将爱玩游戏从不读书的家长不大可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家长陪伴一起读书。
陪爱好
孩子的爱好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天逐步形成并被发现的。
爱好进一步培养就可以形成特长,特长的精进可以成为特殊技能,甚至成为安身立命的本事(如运动、音乐演奏、绘画、编程等……)
不是只有考上大学才是出路,发展特长也是出路,与其焦虑孩子为什么不能考100分,不如关注一下孩子的兴趣爱好。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某方面爱好,就用心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花钱,还要花时间花心思去参与、关注,陪伴孩子走过把爱好变成技能的艰难过程。
父母对孩子最深刻的爱,不就是帮他长出翅膀,助他飞上青云吗?
陪聊天
孩子需要的不仅只是温饱性的生理需求,也需要情感的关注。
与孩子保持积极顺畅地沟通,是亲子关系很重要的部分。
要给孩子开口诉说的机会,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要创造孩子愿意诉说的氛围。
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心理上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此阶段的叛逆行为大多是因为跟父母无法进行顺畅愉快的沟通产生的。
顺畅地聊天能解决很多问题,好好陪孩子聊天比溺爱比纵容比给钱更重要。
聊天不是碎碎念,更不是漫无目的的胡扯,好的聊天就是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实现了教育的目的,孩子也在愉快的聊天中懂得了道理,感受到了父母的力量和爱,进一步密切了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