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是一个社会中的实体人生长中不可或缺的时间节点或重要时刻。仪式感的进行,它是赋予一个生命体成长的明晰定义或挂牌立户,能有效促进一个人对人生节点或行动举止的认可和肯定,强化某种正确方向和关键阶段的把握。
今天(7月9日),我校隆重举行六年级毕业典礼,气柱上醒目的两行字映入眼帘:志当存高远,无愧梦少年。是的,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唯有英雄少年,才能主宰历史。作为一级教育机构,我们开展这种对于孩子而言是人生重要分界线的时间节点的仪式感活动,不仅是对生命成长的尊重与关切,也是增强孩子对自我存在和价值感、成就感的认同。
雄壮的国歌,冉冉升起的国旗,时刻提醒孩子们学习的目的是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感恩父母。家长的殷切期望、老师的谆谆教诲、校长的深情嘱咐,都是一份人生实现新跨越的动力。
譬如范校长的讲话:
全体同学们,无忧无虑的童年即将成为过去,同学们就要离开母校、奔向新的学习旅程。他向全体毕业生提出了六点希望: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立下远大志向,磨炼顽强意志。每人都有良好的愿望,但目标的实现要靠顽强的意志来保证。敬爱的周总理从小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每个人要严格要求自己,学会控制和约束自己。集中力量和智慧向着目标奋力前进。成功就在你一串串坚实的脚步下,成功就在你一回回不拔的坚持中。
二是养成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热爱学习,善于思考,认真实践等等。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阶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英国著名教育家培根也曾经说过:“天性的力量和言语的动人,若无习惯的增援都是不可能的。”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它像影子一样跟随你一生。
三是掌握科学的方法。十七世纪杰出的法国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们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时间和学习环境,但是不同的学生却有着不同的收获,有人事半功倍,有人事倍功半,这里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选择了不同的学习方法。
四是善思多问。一个什么兴趣爱好都没有的人,往往是无所用心的人,也是比较懒散的人,更是胸无大志的人。一个人只有多参加活动,多读书,多问为什么,多观察,生活丰富了,眼界开阔了,思维敏捷了,手脚灵活了,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五是要慎重交友。我们有时不能选择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朋友。交好朋友,能使自己受益匪浅。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六是珍惜时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也就意味着获取更多的知识,延长我们为社会、为人类做更多贡献的时间。
范校长的讲话,简明扼要的为即将跨进新环境认识新朋友面对新老师接受新知识的同学们送上理想、习惯、方法、思考、交友、惜时之言,言辞恳切,款款情深。
相信,只要是心有远方,胸怀梦想,脚踏实地的同学,听到此段讲话,一定会感触良深,影响久远。毕竟,对于一个人一辈子而言,这是一次结束,也是一次开始。结束的是金色烂漫的童年,开始的是一段进入高发展高进步的新阶段。
仪式感,不是形式,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的形式之一。作为学校,作为教师,既不可忽略,也不可轻视,以虔诚的心和敬重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有仪式感的活动,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言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