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西游伏妖篇》,有点不怎么痛快,说两句:
每年都有人拍西游,拍来拍去,新意了了。以为周同学大手笔加上大脑洞,能够再次让我眼前亮几亮,没想到套路还是一样的套路,消费着以往欠他的电影票......想说烂片觉得歉疚,想说精彩更是令我自己想吐--五味杂陈,瞠目结舌,也许沉默才是最好的反应......
唉,还是聊聊:西游四人加匹马,怎么改动其中任何一个点其实都可以。这不是什么开脑洞的了不起的挑战,排练组合就是了:男女老幼任选,性格从自闭开始,一字排开直到躁狂抑郁,功夫身手也是由手无缚鸡之力选到漫威漫画毁天灭地级别,怎么都行--我都能接受。我唯独唯独唯独很难接受的是:为什么动不动就给唐僧扯上一段感情戏?
如果你说孙行者和紫霞闹一闹,我接受;你说猪八戒与蜘蛛精来一段,我明白;沙僧和白骨精看对了眼,没问题;白龙马单恋唐三藏,这也不算啥。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孙、猪、沙、马这些人物本来就是个性十足的角色,我们心里早就默认他们与我们没有多少区别,既然你我能单恋一枝花,他们有些爱恨情愁又有何不可?然而,可是,唐僧是不一样的啊!我真的想说:唐僧是不一样的!
以下百度: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注意啊,事实上他是一个人去的!他是真正的高僧大德啊!当我们面对这样一个人的时候,我自己觉得除了敬重就只剩下尊重。为尊者讳,无底线消费这样的高僧,我以为不妥!
很多时候,消费主义认为消费者是没有底线的--所以无论怎么折腾都可以,只要有人买单就行。更敏锐的创作者,应该摸清买单人的适应范围--有时候这个范围是其自身都不知道的。西游记好玩,但是从小看着西游记长大的我们,其实隐藏着对每个人物的内在定位,就我自己而言,我对唐僧的定位是:有点迂,有点老好人,有点忠奸不分,有点累,但还是值得敬重……即使以前那个“月光宝盒”里的唧唧歪歪的唐僧,其根基也还是隐含着尊重与别样的风范。然而你现在设计一个英俊潇洒的人,一个对徒弟随意打骂的人,一个毫不顾忌别人感受的人,一个耍起了“反间计”的人--我就想知道,你何必一定要挂一个“西游”的名头?你直接说这是另外一个僧,一个李僧,一个王僧,这样不是更好?唉,说起来我就想叹气!
特技不错,那个片尾超度的画面,我在想,要是换一个更加感动人的剧本,更加贴近观众心理需要的剧本,也许我都会被感动到哭!然而失去了强力剧本的根基,那扬起的透明消散的魂魄,只是一阵烟,逝去得毫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