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2日星期日 阴天
1
不知怎的,自己非常满足现在的生活,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这一生都很圆满。工作、事业、经济条件、家庭、亲情、友情、爱情或是做女人,自己扳着手指头数,我都很知足,也许我就是知足常乐的人。
我知道,中国的地域之辽阔,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的差距等诸多因素,使得人们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但如果看到社会的进步,看到自己追求的物资和精神文明,自己和自己比是上升的曲线,我们为何不自己给自己点赞呢。
2
从我出生记事起,伴随我一生的衣、食、住、行的住就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代表不了我那一代人,只是自己和自己比,我很幸运。
父亲是地处东北的铁路老职工。我的户口本出生地记载的是一个山沟里,那里是较大的铁路一等站。住在哪,那里的房子是什么样子,我没有一点记忆。
我记事时,家里已搬到北方一个小城市里了,住的是单位的房子。平房,一栋房子有五六家七八家的。现在想起来那房子都很简陋,大多数的房型都是进门后便是做饭的地方,现称厨房。厨房没有上下水道,水是在露天的公用水,是压水井。每家都有挑水的扁担和桶,有的是用手拎,经常是排队挑水。冬天水井经常被冻,需用柴火加热,水才能从地下压上来。废水只能用泔水桶,泼到公共厕所或不影响生活的地方。
从厨房再进去就是睡觉的地方,现称卧室。房子一般都很小,大概也就30几平方米。东北因天气冷传统都是大通炕,全家老小都统统睡在一铺炕上。家家孩子都不少,五个以下的都不多,大部分家庭都有六七个甚至八九个孩子。听大人们说那个年代是号召多生多育的。不大的房子里,晚上在通炕上一个人挨着一个人的,丢了一个都看不出来。
厨房支着大锅的灶台,生火的烟经通炕的烟道从烟囱排出。大锅既烧水又做饭。通炕的烟道要定期通一通。烟道被堵,会出现灶台火不旺或不着火,严重时烟会从灶台直接冒出来,我们称倒烟。更严重时会有煤气中毒的可能。从卧室看,炕头热炕稍凉。炕头就是靠近灶台的一端,炕稍就是炕的另一端,烟道紧连着烟囱。一旦出现这几种特征,这时必须要掏炕。方法是把炕头炕稍的砖扒开,然后用粗铁丝一头捆有抹布的工具,从炕的一头通到另一头,把炕道里的灰清理干净。然后恢复原状,用泥摸平,等着泥干透。这样的工作每家都是必做的工作,是家常事。
没有卫生间,好大一片房子的住户共用那个仅有的几个坑的厕所。晚上要备有尿盆,早晨去厕所排队,不管你有多么急,都要一个个来。
取暖就靠炕热。炕上铺的是炕席,是高粱杆外边那层皮?还是玉米杆的皮我还辩不清楚。
后来人们把牛皮纸紧贴炕面糊上,需要几层,最后将表面用清漆刷几遍。炕面又光又亮,比原来炕席好收拾多了。
再后来有了胶合板,人们又把胶合板刷上清漆替代了牛皮纸。那时就感到越来越先进了。
3
十岁时,我记事的第二次住房是在1963年,搬进了新房。房子还是平房,但叫俩屋一厨。一大屋一小屋。大的二十几平米,小的有个七八平米,还都是通炕。
厨房是独立的,有上水,也就是自来水。有下水,但下水是流进用户各自的地下污水井。
灶台没变化,只是灶台旁又多砌了个炉台。炉台可用小些点的双耳锅,还可用壶烧水。炉台一般烧火墙,烟是从带烟道的墙壁中通过,经烟囱向外排放,这也是一种取暖方式。不论灶台还是炉台,每次做饭前要提前用木材把火点着,等煤完全燃烧后才能做饭。锅灶点火加煤需要蹲下去,脑袋还得低下去,因为灶坑门靠近前方的底部。炉灶就轻松些,点火加煤在炉子上面加,准备工作要二十分钟左右。
只是公共厕所没有变化,继续了多年的这种排队方式。这样的房子在当时在我们附近就是比较先进的,大多数人家还都是老房子。
全家一直住在这栋房子。房前用木头圈起个木头帐子。帐子里用木头搭起个小棚子,棚子里储存着日常烧火用的煤和专门点火用木材。屋后也圈起来,可种点花草树木小菜等。后条件好些,房前房后都用砖墙替代了帐子,用砖盖起了小棚子。这个房子是爸妈住的最后一个房子,是伴随我们兄弟姐妹长大的房子。七个孩子都由这个房子走出去工作、结婚、自立门户。那时候的房子产权是单位的,缴的房钱都在父亲的工资中扣除。
那时分房子都是各单位自己造自己分。当然都得是国营单位和政府机关。集体单位好像都没有分房子。分房子的单位还只能分给男职工,女职工没有权利享受分房,这似乎是不变的标准。房子一般都是自己住,不敢给别人住,一旦发现,你就是不缺住房的人,房子有可能收回,更别提买卖了。当然,家家的情况都在单位的掌握之中,不可能多吃多占,更别提多占房子了。
4
1974年,我离开家到北京上学,后在学校工作,也经历了在学校工作时的分房年代,那时也就是70年代末期。
开始住筒子楼,一家一间房,实际就是学生宿舍,当然是有暖气了。家家都在楼道里摆放一个蜂窝煤炉,有条件的还有煤气罐。因那时换煤气罐是有煤气本的,本上的定量一般都不够用。而且资源短缺,也不是家家都有煤气本。所以蜂窝煤炉都是必备的。整个一层楼的所有住户都使用公共卫生间及水房。
学校开始建房了,很遗憾,大多数都住进了水电齐全的楼房,而我搬进的是最原始的平房。有上水下水,没有卫生间。那次分房标准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标准是按孩子的大小排队的,我的孩子小,我没赶上那班车。几年后按工龄、年龄、家庭人口、职称、是否双职工、独生子女等综合分数排队住进了楼房。
5
那个年代分房有很多附加条件。夫妻一方分了房了,另一方不能分房。有房户参加分房的退出现有的房。无本市户口的不参加分房。当然这是普遍的标准。后我注意到,好多领导干部还是不止一处房。解决了孩子的工作问题,随之的房子问题也就都解决了。能否分房也和所在单位有直接关系。
房源少,有些靠过渡解决临时的住房问题,那就是合住户。我见到过的合住户,两家共用厨房卫生间,关系都处不好,几乎没有不打架的。两代三代住在一起在那个年代也太正常不过了。
6
90年代逐渐实行住宅商品化,原来的福利房住户多数都拥有自己的产权了。房子可以出租了,也可以二手房买卖了。单位不再分房子了,要靠自己买房子。过去住房基本上没有压力,只需自己承担水电煤气费用,很低的房租,单位负责取暖费。现今除了买房要花一大笔费用后,还需缴纳一笔不小的取暖费、物业费,很多观念也在变。
过去跟老人住是天经地义,也许是条件有限。现今既使几代同堂,也得分室而居,分房而居,也许是条件好了,传统观念也都潜移默化的发生了变化。
年轻人在考虑结婚时,首选不和父母同住,而是小俩口单过。找对象的先决条件是有房有车,有的甚至不考虑经济条件是否允许。城乡观念也有变化,有些城里人愿意到乡村去,农村人也可到城市落户。房子不止是解决住的问题了,国家允许有资产性收入。好多脑筋灵活的,通过贷款可以买一个又一个的房,叫做资产运作,房子是个人财富的一个象征。
7
在90年代初。我自己也从体制内到体制外,自谋职业,自寻出路,但幸运的是,我的住房条件不断地在改善。房子不但有水电气三通,还有面积的增大,主卧次卧之分,加上电器齐全,可谓是应有尽有。
社会在变,生活方式在变,观念也在变。条件越来越好,越来越方便。但生活给每个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我的父母没有看到这一切,过去做梦都不会想到现今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羡慕现今的年轻人,生下来就是好日子。这好日子是前辈们多年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创造的。同时国家经济发展还不均衡,还有很多贫困家庭起码的生活条件都不具备。但愿在党和国家政府的努力下,全国人民不但都能解决温饱而且都能奔小康。让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都能过上好日子。
《无戒90天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