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醒来有些难过,梦见了自己曾经的闺蜜,如今的形同陌路,本想写篇文,却不想自己一度再难过,放弃了。既然起来了,我想写写成都,在这里,都是温暖的。
我对成都的认识并不是源于赵雷的那首“成都”,静下来回忆,出生在新疆的我,对成都的感情竟已有12年之久。
成都很努力。
最初的认识就是如此,两千零八年,第一次接触到“成都”,那一年开始,我会经常收到来自成都的快递,全部是学习用书,包括考试真题,说实话,我不是学习型的,我喜欢看书,但不代表我擅长做数学题,我会听很多现身说法的励志故事,成都这碗心灵鸡汤在那个时间段里就被灌下了,或许还有很多被种草而养成的习惯也是在那个阶段形成的。那个时候还在面临高考,给我灌鸡汤的是在成都理工读大一的女生,如今是离我心灵位置最近的闺蜜,她身边是比她更优秀的同学,那个时候的我对于成都理工、川大、西南财经很“熟悉”,耳濡目染的奢望自己也会在那里读书,虽然书没有读成,但是道理是清楚了。成都是教会我不能放弃努力的地方,任何时候,那里的朋友都不曾放弃我,一分钟都没有。绝地逢生的勇气和动力都是她给的。“努力了可能会失败,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第一碗鸡汤干的酣畅淋漓,在成都,年轻人似乎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不会走捷径,“大家”都在努力,你不努力就掉队了。
成都很巴适。
真真切切的站在成都已经是六年以后的事情了,两千零一十四年,已经参加工作了,都说“少不入川”,这个时间来到成都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了(当然了,为自己没机会来寻求些心理安慰还是有必要的)。初次见面,也只能“以貌取人”了。天府之国确实是稳得起,公园里的盖碗茶、滋润点阳光,龙门阵一摆就是半天。而春熙路的景象,你大概也看不出是游客还是市民了,吃着、逛着,感觉没啥子致命的吸引力,就是悠闲的大佬们从来不缺席,后来我发现,春熙路就像是王府井之于北京,一般喜欢旅游的,都会去,而去了的,又都是美食购物两不误,就是闲适。再来说全球瞩目的熊猫基地,第一次来,我算得上是标准版游客了,成都的巴适,一如大熊猫的慵懒可爱,与其说上万人看见了“滚滚”,倒不如说“滚滚”审阅了上万人。不管熊猫在做什么,都会成为大家激动的理由,又憨又萌,又胖又乖,真的是现实版的“可甜可咸”,让人欢喜。成都是被山环绕,被水滋润的城市,巴适的让你恍恍惚惚,离开了,都好像没有离开。
成都很文艺。
之前写过文字,喜欢“富润屋、德润身”,而成都是“以文扬韵,以德润城”。杜甫草堂或许是名片之一,不能说打卡必去,但至少,喜文者会去。有人说杜甫草堂不够人间烟火,那你也可以选择走走成都周边的小城、市内的街道,是的,是走,不是逛。成都有名片的是宽窄巷子,我也曾去打卡,确实是有它独特的味道,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慢,可以充满城市记忆,快,可以展现商业活力。名片以外的是成都的“小城、街、巷”,后来的日子我去过很多次成都,可以有机会走一走,慢慢融进了很多不被了解的成都记忆。赵雷的“玉林路”我没有去过,倒是去了很多的以外的街巷,还被闺蜜“治病”带去邛崃、罗江、映秀、都江堰金阳村让去除浮躁。之后又被种草“小通巷”、“泡桐树街”、“柿子巷(得益于我异想天开想种柿子树被推荐)”地方是要自己去感受的,但是情怀真的是文艺。此外,成都的读书氛围浓厚,实体书店建设也是榜上有名,写此篇时,好奇数据,网上查询,成都有书店三千五百多家,居全国第二,一个行业的稳健运营得益于有效市场需求,成都的书店不是公益,所以,很多数据的产生是带有底蕴的,这或许也是成都的文化之一。
成都很热情。
细算下来,我去过很多城市,虽然都是蜻蜓点水式的交集,但是都有直观感触,成都是独特的存在,不但没有排外的现象,反而对外来游客或是迁居至蓉的人们由衷的热情,或许这和地理位置有关,而一带一路更是把“蜀道难”再一次推向了世界,成都的交通便利或许成为了大多数人想要在此安家立业的缘由,工作之余,可以随时与世界触手可及,幸福指数居高不下,集聚着世界各地的热情,展现着成都的独特。
你见过的成都是怎样的?
或许是最具烟火气的城市。
2020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