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北岳庙有三大看点:中国现存最大的元代木结构建筑德宁之殿、殿内东西墙壁上“画圣”吴道子所绘的两幅巨画、历朝历代的碑刻。可惜德宁之殿近期因维修不得入内,我虽有些怅然,但并没有太多遗憾之感,源于琳琅满目的古碑已然让自己心满意足。
北岳庙中的建筑并不多,除了御香亭和德宁之殿就是朝岳门、凌霄门、三山门等几道大门,另外最引人注目的即是随处可见的碑碣,数量逾200通,时间横跨从北朝至民国的1500多年之间,内容大多是历代祭祀北岳之神的祭文、重修北岳庙记,以及文人墨客的诗、词、赋等,真、草、隶、篆和行书等字体均有,且不乏苏轼、怀素、赵孟頫等名家真迹,堪称一座书法艺术的宝库,让人目不暇接,其中的三处石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众多石刻里仅有六块配享碑亭,足见它们弥足珍贵,我重点观摩了韩琦碑楼。韩琦是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期间的三朝元老,曾被贬到定州任知州,曲阳县当时归定州管辖。他撰文并手书《大宋重修北岳庙之记》,并勒石为碑,立于“三山门”西北侧的最显眼处。碑文为楷书,字迹工整,笔画饱满,令人赏心悦目。文中提到“有善恶焉,神之为监”,类似于说“头上三尺有神明”,韩琦正告天子和百姓要谨言慎行,洁心敬神。
“顾亭林先生北岳辨碑”耐人寻味。顾炎武是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之一,由于他居住在亭林镇,所以被尊称亭林先生。他不赞同将曲阳北岳改到山西恒山,于是专门撰文《北岳辨》,文笔严谨,辞藻华美,言说“五岳有定,历代之制,改都而不改岳”,强调五岳古已定之,不能因为迁都而改变。虽然最终北岳于清顺治朝改祀山西,但顾炎武的美文却被镌刻在了北岳庙,千古流芳。
苏轼曾在定州任职八个月,其重教育,严法纪,整军队,赈饥民,修北岳庙,还亲酿松醪酒,并不忘诗词创作。北岳庙的碑林中就刻有他的《行香子·述怀》:“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东坡先生超凡脱俗的旷达之情跃然“碑”上。
我忽然心生奇想:北岳庙不就是被贬苏轼的化身吗?其暗藏唐画、元殿、古碑等众多绝技,却遭移祀,只得黯然沉于清寂,但它没有自艾自怜,而是用清风洗面,以月色酿酒,不齿浮名浮利,不忘梦幻梦想,漫赏太行,轻啜松醪,一山一酒间作个闲庙。
202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