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上午生命成长课程如约而至,同学们纷纷诉说疫情期间与父母、子女之前的相处。很多人都发现父母已经不是我们儿时记忆中让我们受伤的父母,他们变得温柔,灵动,和蔼可亲,那么的善良,以至于我们全新的认识了一次我们的父母。我们在成长,父母也在变化,变得离我们理想的父母越来越接近了。真的很感动同学们把父母变化的点点滴滴都描述出来,是那么的温暖和让人动容。
这次过年在父母家,我也发现了爸爸妈妈变化很多,我默默关注着那个以前大男子主义的大男人,现在变成勤俭持家,把家里地能拖得向镜子似的;看着以前爱唠叨总是感觉委屈的妈妈在家里嫣然变成了有人爱的小女人,我为这一切的改变感到幸福。爸爸和妈妈终于不像记忆中总是吵架了,不像记忆中每每到过年的时候都大吵一顿,然后家里乌烟瘴气,我们三个孩子在过年中也不敢快乐的玩耍,不敢提买新衣的事。时间是成长的最佳良药,感谢这一切的变化。以前老师常常说长大了很多孩子也不敢幸福,因为父母不幸福,所以为了忠诚父母,孩子不敢过的比父母好!我觉得真的很有道理。看到爸妈幸福了,作为我们孩子更要努力过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老师问大家,在这段期间是如何安抚自己的情绪? 我阐述了自己用写信的形式去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虽然我承认自己文笔不好,但是我喜欢这种娓娓道来地模式去与自己沟通。因为疫情原因,在初七上班我没办法带儿子来合肥,我知道哄他没用,还是会哭的,所以我用了很强硬的方法告诉婆婆:“就直接让他哭吧,短痛不如长痛,不管怎样他都会哭!”当时在做的还有很多亲戚,肯定觉得我是个狠心的妈妈。我内心很爱我的儿子,但是我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离别。荣荣老师问:“你小时候是不是离别的时候都没有人来安慰你?”一语击中,是的,小时候我在外婆家长大,爸妈偶尔来看我,然后都是很决绝的离开了,没有对我进行温柔的告别,告诉我什么时候来看我!告诉我,宝贝,爸爸和妈妈还要有很重要的工作,挣钱给你们姐弟几个更好的生活,你暂时在婆婆家,爸爸和妈妈会经常来看你的。每次都是害怕我撕心裂肺的哭,然后就是偷偷或者就是很决绝的走了。
我那那无处安放的心一直持续到现在。所以我一直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害怕自己被抛弃。为了让自己不被抛弃,就不断去证明自己是有价值,是一个很强的人,去讨好所有的人。我忽然想到自己为啥这么晚婚了,因为不敢谈恋爱,因为害怕被中途抛弃,还不如就不要开始,就不会受伤,那时我就是用不谈恋爱,不结婚给自己设置了一道安全屏障。在自己的空城里,安然自得却很孤独,但又不敢放人进来,害怕被伤害,被抛弃!不想仍受那种疼,索性变成一个情感中的小乌龟了,每天躲在自己的壳子里。
童年我们是怎么被对待的,成年的我们,已为人父母,还是没有办法逃脱那种羁绊,仍然在复制父辈给我们留下的痕迹在对待我们的子女。我很庆幸自己一直在学习的道路上,会慢慢变好,更多学会理解和倾听孩子,还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