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区分哪些是真正的缺点,哪些仅仅是特点。
每个人从生下来就是不一样的,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行为和性格特点,它可能与父母或周围熟悉的人拥有的特点相同,也有可能完全不一样。谨慎去区分哪些是真正的缺点,哪些仅仅是特点非常重要。同时,根据其特点,制定扬长补短的计划才能有的放矢。
例如,针对“麻烦制造者”,可以制定日程表,轮换做不同的活动,在满足他们对多样性和新奇的需要,同时支持他们把所学所做坚持下去;允许他们边听歌边写作业,允许他们在学习一段时间后用自己的方式休息;提供一些方式帮助他们学会安静(呼吸练习或是冥想练习会有助于他们提升专注力)而不是经常要求他们在聚会时扮演开心果的角色(他们自发去做的时候也不需要阻止)。
针对“窝里横”,这样的特质给他们带来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和体能上,在接受他们的独处和学习方式的前提下,带领他们完成一些体能训练,而不是指望他们完全改变不爱运动这个习惯;他们的人际关系是靠高学识和新观念吸引他人而形成的,他们的社交圈往往是相同兴趣、相同常识、相同智商的人组成的。所以作为家长,可以当他们有了自己完整的思考时,允许或引导他们将自己独特创新的观念在一个一个小型的聚会中去呈现和表达,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交圈。
总之,每个人、每个孩子有着不同的天性特质,我们称其为“人格结构”。每一种人格结构都有它光与影的部分,让父母焦虑或不满的那部分可能恰恰是孩子天赋的部分,不能因为我们的“不知”而抹杀孩子的天赋,或推迟孩子补短和提升的机会。充分了解孩子的天性特质以及这些特质所带来的优势和不足,对于你采取针对性的培育手段非常必要,同时可以帮助他们在成长的初期就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没有顾虑地用天赋去面对成长,而当天赋绽放时,产生的动能足以支持他们有力量正面思考自己的局限,有力量面对生命的挑战,从中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