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练大提琴四个月了,在陪练的日子里,我的情绪几次失控。我试着寻找生气的原因,发现往往都是卡在:这么简单,你怎么就是不会呢?你注意一下,就可以做到了呀!结果往往是我提醒我的,她练她的。直到有一次,丫头说:“我已经很努力了!”
“努力”这个词有触动到我。因为学叙事,总是会去看人们隐而不现的闪光点,那些起心动念里都放着难能可贵之处。人需要被看见。此刻是女儿说出口,不是我看到,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急躁了?可是,她的努力长什么样子呢?仅仅是屁股坐在凳子上,不经大脑地乱拉一通吗?努力不该是掌握越来越多的动作吗?
我觉得女儿的那句话就像一个信号,凭自己所知已经无法帮到我去理解她。于是我求助她的大提琴老师——方老师。方老师看完我发给他的练习视频(在我看来是拉得很差),没有任何评价性的语言,依然只是点出需要多多注意的地方。我在微信里追问:“这几天练这么久还是这样,怎么办?”他轻描淡写地说:“都这样,这么小的都这样,跟他们说,他们还是不能理解。还是要慢慢练,练着练着就会好起来。”类似的话,曾经也听方老师说过。但这一次感觉我有听到心里去。“他们理解不了”,我发现自己一直在理所当然:我站在大人的角度,觉得那个动作是简单的。对,是简单到不行。她做不到,那就是她不够用心,不够努力。此刻,我开始多理解一点她的努力,心里的困惑有了一点松动。
松动在我的心里发酵,第二天上课时又有了变化。我看着方老师一遍遍调整女儿的姿势,很困惑地问:“为什么琴总是会离开身体呢?”方老师依然轻描淡写地说:“他们的身体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动,没办法,就是要大人在旁边帮着,让肌肉形成正确的记忆。现在只能这样。”这句话突然让我有一个新视角的觉察。以往我把课堂理解为“教”与“学”的现场。嗯,老师今天教了这些内容,就是要学会,回家巩固练习。老师负责“教”,学生有“会”的责任。所以女儿练习的时候,没有做到这些动作,我就会责怪她:“这些老师不是都教过了吗?”确实在我看来,也是很简单的,机械式的动作而已,有什么可不会的呢。我在家里也是扮演“教”的角色。我把老师教的内容重复“教”给女儿,期待她可以“学”会。
但是想到前一晚方老师说的“他们这么小是不能理解的”,以及这次说的“现在只能这样”,我突然意识到,她可以暂时“学”不会。此刻方老师不是在“教”,而是在“陪”她练习。于是我的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有几个动作要领我要记下来,而是学习方老师是如何“陪”萌萌练习的。“陪”里没有评价,没有责骂,没有要求。“陪”只是一遍遍帮她把琴扶正,一遍遍把她的左手放到正确的位置,一遍遍调整她弓的角度。“陪”不是我那样只会去吼,让她自己做出对的动作。“陪”是我协助她一起到达对的地方。这是一段她仅仅靠自己还无法完成的旅程,我就像登山拐杖一样从旁协助。待她走到平坦的地方,自然就不需要我了。写到这里,真想时间倒流,让那些发飙失控都可以没有发生,看我都干了些什么?!
昨天早上我迫不及待地跟女儿分享自己的新发现,以后不用教的方式,要用陪的方式。丫头很感兴趣地追问我:“那你是怎么想到陪的?”哇!好问题啊。当时的我似乎知道,又似乎不知道这是怎么发生的。于是认认真真地把自己的心路历程跟她分享了一遍,才有了上文这么清晰的内心历程。女儿就像我的督导一样,让我梳理这个好东西是如何发生的,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
听完我的回答,督导紧接着不紧不慢地又给我出了一道题:“那你怎么才能不会忘记陪?”这个问题直击灵魂!太犀利了。想想我们的咨询往往停留在思想的转变,以为知道就大功告成了。但是“知道”距离“做到”,并且持续做到,之间是有一条鸿沟。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会影响做到的发生。那是需要反复确认,反复探索,调整的过程。“知道”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前一刻的沾沾自喜,此时又给自己敲了个警钟。
昨晚的实践效果来看,这个“知道”还是很帮到我。全程我只是单纯地不断协助矫正她的动作。感谢萌督导的提醒,学生表现还是不错的。
咳咳,今早萌督导起床迟了,被我训了一通。
(此文献给那些被我“成功”的养育分享伤到的小伙伴。糟糕的故事一直都有,努力的风景也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