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9年1月11日“崔律·精时力之亲子时间管理课(1月期)”系列第2.5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亲子商量周六/周日的安排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①大人自律了,养成好习惯,孩子会很自然的自律,并且养成好习惯也很容易。反之亦然。(要有原则,常规事务要固定,最后形成像洗脸刷牙一样的习惯)
②日常生活状态渗透着家长的态度。(周末、假期的时间和平时都是一样宝贵,不同的是侧重点不同,假期可以做些其他有意义的安排)
③时间是孩子的,家长不能够越俎代庖。
(孩子小,商量重要的事;孩子大,慢慢放大到全天安排。最好和事件、人物联系到一起,循序渐进。)
④如果孩子的安排不太合理,可以进行启发式提问,来引导出孩子接受大人也比较满意的方案。
⑤要有试错的勇气,孩子和大人都要有。错了没关系,再来,再错再来,最重要的是从错误中调整、成长,而不是自暴自弃。
2.我们的实践(孩子[2]岁):
我: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30分钟出不了门+1……
今天早上看了一下时间,从起床到出门40分钟。然后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我主要是洗头吹头慢。我估计是头量太多了,洗和吹都要太久。于是周末给自己的一个计划是理发哈哈哈~~~
同时,我换衣服的时候会纠结,原因是我昨天睡前没把衣服准备好。睡前的流程化又忘啦真是尴尬。于是我做了个改善,发现我之所以忘是钱包睡着后我就没有下床的动力。那么准备第二天的衣服可以放在进门换衣服的时候。反正当天的衣服要换下来拿去洗,那就顺手把第二天穿的挂在衣架上呗。解决~
钱包:两岁,感觉还有点小。于是我决定问问妈妈休息的时候想做什么,找干妈去还是找医生阿姨检查牙齿去。晚上把钱包的话补充在评论里。不管他回答的“好不好”,我都不着急,相信时间的力量~~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4.其他想说的话(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