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翻看朋友圈。
一般的,朋友圈要么是晒幸福,要么晒工作,要么晒卖东西,看多了就腻了,到一定时候连点赞都变得很吝啬,这次我没吝啬,果断的大赞了一番。
这个朋友的朋友圈是这样的:他晒了一张图,图片是孩子在一旁认真的写作业,朋友自己在一旁端着一本书认真的看书和记笔记,父子两人看着十分和谐。朋友在朋友圈是这样留言的: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想想从孩子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拿着手机、电脑,又怎么给孩子传递“学习文化”。
不仅仅是爸爸妈妈,孩子一出门,路上、车上等等,到处都是手机、电脑、游戏、娱乐。在这样的一个氛围里面,指望一个未满18岁的孩子,控制自己的欲望,好好读书,认真学习,想想就觉得可笑。
学习是内化和吸收的过程,需要孩子有意识的去完成,也就是强迫自己读书、完成作业、好好反思自己问题等等,但是人的无意识也存在,一直在影响着孩子的学习。
无意识的学习并不陌生。
一个家里面摆满了书架和图书、父母热爱阅读和学习,不用父母教,孩子自然得跟着学习;一个家里面摆满了电脑、手机、跑步机、游戏机等等娱乐设备,不用父母教,孩子自然也跟着玩;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脑集成了太多的东西:学习、娱乐、工具等等,孩子怎么能辨别和抵挡诱惑,不如,每天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关上这些电子产品,带着孩子走进书房,一起安安静静的看看书。
一个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一起看书、去书店一起买书的父母,孩子自然跟书走得很近;一个经常带着孩子一起看电影、玩手机游戏的父母,孩子自然跟书走得远。我们无法改变复杂、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一处纯粹的天地,让孩子成为要成为的人。
给孩子创造一个无意识的学习环境,是们每一个家长的义务,更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给孩子太多的语言劝阻和规范,倒不如在孩子学习的时候,陪伴着一起学习;作为老师的我们,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努力也去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文化氛围,比起呵责和批评或许来得更有效。
陪伴——给孩子最好的爱。
陪伴——给孩子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