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2.5年互联网运营经验,二线城市,二本大学
做运营的朋友多多少少有种在“打杂”、“没有核心硬技能”、“机会和待遇不如产品经理”、“是个人都能做”的感觉......
尤其在今年裁员大潮下,运营岗被裁的几率更大(毕竟是个花钱但是产出不明显的部门)。
但是,没有3年运营经验的我,没有被领导裁(我选择主动离开),跳槽后薪资还涨了30%!
在说结论前,很有必要先讲近一个月发生的2件事情:
①我的上家公司-区块链行业霸主,也逃不了裁员70%的悲剧
我们公司是区块链行业的霸主,在前两年币圈牛市中,赚得盆满钵满,但仍是敌不过今年的经济寒冬,币价普遍暴跌80%,而我们公司也开始大规模裁员高达70%。
作为在非核心部门的小运营来说,借着之前的区块链红利,我谈下来了较高的薪资,但此时此刻,我也知道自己即将面临“审判”。
就在12月月底,部门领导开始约谈部门每一个员工(技术,产品,运营),讲公司面临的现状,讲裁员的补偿,讲他自己也打算单干成立新公司,会留部门技术和产品,但是由于新公司是toB的业务,所以不需要运营。
于是,其他运营童鞋都被直接裁员了,领导唯独对我说:愿不愿意留下来,转产品经理?
当时的我还是很诧异的,我一个一直做运营的人,在裁员的紧要关头,竟然让我去做产品经理,这么看得起我?
然后领导对我说,看我平时做活动&用户数据分析时,能力强+逻辑清晰,并且对用户增长也很有理解和经验等,很适合做PM~
不过,再三思考后,我还是回绝了。
即使是在工作如此难找的寒冬。
②我新获得的offer-游戏行业叫得上名字的公司
在只有半个月就要过年的时候,我被一家知名游戏研发公司喊去面试。
仅一轮面试,耗时2小时,hr和部门领导面完后,直接让我下周入职。
职位也是运营岗,薪资比我在上家公司直接高了30%。(领导问我薪资时,我还担心报太高直接喊走人,于是忐忑地报了一个略高的数,结果领导直接在我报价的基础上还涨了2000!)
面试领导说:很难见到有女孩子如此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对数据如此敏感,用户运营如此有自己的套路和玩法......
于是我开始思考,在当下就业环境如此恶劣的时候,在大家都抱怨找不到工作,投了简历没有回应的时候,为什么我还能获得加薪30%的跳槽新机会?
以下是我思考的5点结论
(仅仅是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一)作为一个在职场奋斗的人,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是很多人对我的评价。
没错,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都太焦虑了。生怕自己错过了风口,错过了热点,生怕被这个时代抛弃。大家不知道自己真的想从事哪个行业,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做运营。
我也不例外,很焦虑,焦虑得头发大把大把掉。
我担心自己的行业已经出现危机,想跳槽到风口行业,当个追风少女;
也想换个职业,不再做运营,而是考虑做来钱可能更快的销售和BD......
最后我还是继续做“运营”的理由是:
1. 我坚信“无论哪行哪业”,只要做到资深和顶尖,都“钱都不是问题”,所以,即便是“运营”,只要做到顶尖,就一定能赚钱!
2. 虽说我还年轻,人生才过了1/4,外加有很多鸡汤“follow your heart”“年轻就要多尝试 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等等,但是我就是TM想说“老娘只想找份不错的工作”仅此而已!喜欢?Heart?不存在的。还是张爱玲说得对“出名要趁早”!所以,我不愿意放弃我积攒了2.5年的运营经验,决心突破3年,也想看看有3年运营经验的我是不是“价格”会更好!做人要有“定力”!
3. “运营”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运营在很多年轻人岗位中,仍然是不错的。是可以努努力,学习到思考和做事情的方法论的(终身受用)。很多人觉得运营不就是“抄袭照搬大厂刷屏活动”“抄袭爆款文案标题”“在群里维护用户做客服”,我只想怼一句:你TM不专业,就别瞎说!
“运营”是一整套体系,可以横向延展到很多领域(从内容到活动,从新媒体到APP,从平台到用户),也能纵深到非常专业细致(根据数据分析和自身经验,如何把控活动节奏?小到活动页面的颜色搭配,按钮摆放的位置等)都是手艺活儿。你说不出为什么,产品和开发各个就会找你撕逼!
你以为拍脑袋照抄就能做的事情,只能说明你“没水平”“不专业”而已。
(二)作为一个运营,千万千万不要技能单一
在我工作的这2-3年中,我发现有2种运营最容易被淘汰:
1. [endif]技能单一的人(最容易被替代)
说个我经历的实际案例:
在上一份工作中,有一个“海外运营”的同事,大学专业是英语,之前也从事外贸行业,在我们运营团队也主要做翻译工作。一直对自己英语水平信心满满的她,以自己是全部门英语最好的人而自豪,觉得自己不可替代。
谁知道有一天,另外一个部门并到我们部们,另外部门以前专门做海外市场,几乎都是留学生回国,能用更短的时间完成我那个同事的翻译工作。
于是,她开始没有了存在感,开始焦虑。
当你在一个“系统”中,因为某一个单一技能突出而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时,切记:单一技能永远人外有人,尤其是“运营岗”本来就不存在多么核心的单一技能,更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运营能力圈。
2. 只会简单技能的人(别人懒得去替代)
同样还是我之前那个运营部门,一个运营童鞋,一直做基础的工作(活动奖励的记录和发放,文章的排版和推送等)。我不是看不起辛苦做基础工作(打杂)的同事;
而是想问问他们:你知道为什么你现在还在这个岗位干吗?
因为你的工作别人根本不屑去替代!
但是一到裁员,他们就是首当其冲被裁掉的。
因为没有价值。
(三)再说一遍:运营一定要全能!
我这里说的是大部分普通的运营童鞋;如果你自己就是笔杆子很强,可以靠写文章赚钱的人,那就另当别论。
全能是指:
你一定一定一定要会(做过)内容运营,新媒体运营,活动运营,数据运营,APP运营,用户运营......且对其中两到三项特别熟练和有心得。
你肯定要问为什么?
4个字:竞争激烈!
(四)一定要靠谱,但这么基础的能力,80%的人都很难做到!
我能被前领导挽留+被领导加薪入职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靠谱”!
不要觉得“靠谱”这个词很不怎么样,没有逼格,没有互联网概念啥的~恰恰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特质,80%的人都不具备!
什么是靠谱?
说得上纲上线一点:言必行,行必果!
在职场上,大部分人都有拖延症,领导一再催了,要么找理由,要么匆忙交差;
某些项目,只要领导不紧盯着,执行的人就不会用心去做;
甚至只要领导不问不管,执行的人就不去做,不去推进!
这些在职场都常见了~~
你会说:不!我是一个靠谱负责的人!
我想说:你太小看职场中的老油条“劣币驱逐良币”的能力了。人是社会动物,你会在大环境中潜移默化~
而我,秉着从小到大对自己严格要求,即便公司是弹性上班时间,我也是9点前到,而90%的人会9:30过后慢慢悠悠来。
没错!没有制度来强行要求却还是能自我约束坚持做好的人,才是靠谱!
(五)最后,请务必做一个“有欲望”的人
很多孩子都被我国传统文化“毒害”了,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欲望”,不敢给别人说“我要做COO”。
更多是内心荡漾,表面不屑地说“不知道吧,随缘”!
运营小伙伴,勇敢承认自己的远大理想,一点都不可耻好不好!我在面试的时候也好,日常跟一些值得学习的长辈交流也好,我都坚定的说“我要做COO”,我还会描述我想成为什么样的公司的COO,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目前正在学习什么技能和知识。
好啦,关于普通人看的“运营专员”岗位,我就先说这么多,欢迎大家不服来战!
最后提醒大家:少看那些引发焦虑的文章,比如“25岁还只是基层是不是完了?”“30岁还没有进入中层是不是完了?”“我都35岁了还在写代码是不是完了?”
......
拜托!人生80~100年,你才过了1/3呢,人生才起步!
你有时间去焦虑,去想自己是不是完了,还不如多复盘一个活动,多分析一个维度的运营数据,甚至多敲几行代码来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