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有一则新闻报道,在安徽临泉县孙庄当地的是一所小学里,一个小女孩在就餐时把菜装进塑料袋里,自己拿馒头蘸汤吃,老师见状,又给她加了一碗菜,她依然不吃,继续把菜倒进塑料袋里……
原来,小女孩是一名留守儿童,父亲在外打工,她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塑料袋里的菜,她想带回去给爷爷奶奶吃。
大家看完后纷纷表示被小女孩的懂事感动到了,这个孩子的懂事让人心疼,这样的懂事不该这个年龄承受。
可是,感动之余再往深处一想,父母外出打工,难道不就是为了多赚钱改善生活状况吗?为什么小女孩家里还是穷到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孩子懂事,绝不是父母能够不作为的理由。
农村人进城打工最多就是干建筑这一行的了,一个月8000到一万多也很正常,再就是饭店炒菜或者服务员,这都是4000起步的工作,给人当保姆钟点工这些在大城市更是供不应求,像金牌月嫂之类的甚至是上万起步的。
我认识一位给人送饮用水的大叔,靠着做这些小本生意,硬是攒下钱在广州买下一套房子,而且前阵子网上不还爆出煎饼大妈月入3万的事情吗?
这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时代,只要你愿意吃苦,愿意拼,无论是当服务员,还是卖煎饼,总能在困顿的境地中,撕出一道裂缝来,生活再艰苦,总不至于让小孩连饭都吃不上。
但现实是,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生活贫困,却每天得过且过,安于现状,哪怕看着孩子吃不上饭,或者读不起书,也还是无动于衷,他们仿佛对生活已经麻木,对贫困也已经麻木了。
2.
现在二胎政策开放了,反而越来越多的人不敢生,觉得负担不起两个孩子的生活,其实,说这些话的人大多是在城市里生活尚算富足之家,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是要生,而且只管生不管养,下一代很可能又将重复他们父母亲的生活。
我朋友的姐姐,毕业后就在家乡的一家超市做收银员,她觉得工作离家近,吃家里的住家里的,不用自己负担房租这些费用,比她那些去了大城市工作的小姐妹们好多了。
就这样过了几年的轻松日子,她嫁了本地的一个小伙子,结婚没半年就怀孕了,她觉得怀孕太辛苦就辞了工作在家养胎,万万没想到她辞职才没几个月丈夫也跟着失业了,小家庭一下子连仅有的那一点收入来源也没了。两夫妻一商量,决定让妻子先住丈母娘家里,等生下小孩后再想办法。谁知道等到孩子出生快半岁了,丈夫还没有找到工作,一家三口就这样一直住在丈母娘家里。
朋友无奈地说,现在他们的二胎都快生了,还依然没有要搬走的意思,每天吃家里的喝家里的,而且还不给生活费,连孩子的奶粉钱都是我妈给的。他们夫妻俩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打打散工,眼看大宝都快要读幼儿园了,一点都没有为小孩的未来打算过,宁愿天天打麻将也不愿意为生活奋起一搏。
贫困很可怕,但比贫困更可怕的是,安于贫困的现状,没有改变的力量与勇气,只好催眠自己,平凡才是可贵的。
你要知道,贫困是会遗传的,越是这样的家庭家越容易恶性循环,下一代也将继续重复这样的生活,陷在穷困潦倒的泥潭里,无法自拔。
3.
有一位网友评论说,他女儿7岁那年,家里很穷,一年都难见几回荤,馋极了的女儿,独自跑到约3里外的外婆家去。外公是退休工人,生活自然好些,中午,外婆炒了一大碗肉,放在女儿面前,让她吃个够,女儿把肉挑在碗里,端起碗往灶屋跑,说是想喝米汤,来回这么折腾了两次。
原来,女儿借口去灶房喝米汤,其实是把碗里的肉用纸包好,带回来给爷爷奶奶吃,因为爷爷奶奶也好久没吃肉了。外婆看着她,又看看碗里夹少了的肉,叹了口气说,看把孩子身体拖成啥样了,并让女儿想吃肉了,就到外婆家来,女儿使劲点头答应着。
年底,他打工回家,知道了这件事,听得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下来。 那以后,他暗暗发誓,再苦再累,也不能委曲孩子。我相信,这位父亲能有这样的决心,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一个愿意为了家人拼搏努力的人,生活也必然不会亏待他。
同样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女儿,46岁的侗族大叔吴明珍却能将生活经营得风风火火,他在黔东南的从江县街头开了一家小店做牛瘪汤,每天收入近3000元,除去开支月入6万。
“女儿非要到省城读书,我们商量后把她送到了省城的私立学校,每个月费用不低,零花钱就要给她3000元,好在我们还负担得起,女儿是娘的心头肉,不给她花给谁花......”侗族大叔吴明珍的妻子在帮忙摘菜,也负责收银。
小饭店里的生意很好,吴明珍经常忙得满头大汗,十分辛苦,但显而易见,他们的未来的生活只会越过越红火,他们的孩子受过良好的教育,将来生活富足的概率也更加大。
从贫困到富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阶段,甚至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越早起步里越快接近财富。
仔细看看周围的人,始终有那么一些人,坚定地在向前走着,他们变成闪闪发光的存在,我们总觉得他们就像是神似的存在这世界上,却不知道他们到底用了多少努力,才换来了这样令人羡慕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