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狮子林的西南角上有一亭子叫“扇亭”。“扇亭”象打开的折扇,其漏窗、吴王靠、石台均为扇形。
马老师告诉我们,扇形的亭子起到美化园林作用没有死角。切角为圆,这是清末民初画家刘临川在园林设计中处理拐弯阴角处的一种创新。
他还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扇亭以前是男女青年相会的地方。
站在扇亭里,看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和满眼的缤纷五彩世界,令人神清气爽。
沿着长廊向前到了“文天祥诗碑亭”。亭额上有“正气凛然”四个字。
亭额是狮子林贝家主人对状元英雄文天祥民族气节的高度颂扬。
接着就是“御碑亭”。“御碑亭”中,园主将乾隆第二次游园时作的《游狮子林》诗,刻碑立石,以示皇帝临幸,恩及后人。可是这古迹遭毁,现碑座、碑顶仍为旧物,诗文则按断碑拓片重刻。
沿着长廊缓缓前行,长廊尽头是复廊。马老师告诉我们,狮子林的复廊两边都有墙。复廊西墙是几个六角形空窗,复廊东墙是几个圆形空窗。中间隔墙的窗上是彩色琉璃花纹。因为两边都是不大的空窗,透进的光线不多,所以在复廊内光线比较幽暗,造成了走出复廊进入另一个景区时就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是狮子林复廊的特色。
复廊东面是有一个庭院。庭院有传说中的,狮子回头看黄牛,黄牛吃蟹。
庭院旁是立雪堂。
立雪堂原来是狮林寺传法之堂,天如禅师曾于立雪堂说法授教。立雪堂之名取自禅门的立雪故事。禅宗二祖慧可,在向初祖达摩求法,天下大雪,慧可坚持不动,以至“积雪过膝”。”
柱子上有一副楹联:“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古人”。马老师告诉我们,出是明朝江南才子唐寅的诗《绝句》,他又认为这副楹联挂在这里不适合。
我们再次来到假山旁,看孩子们在假山洞里穿来穿去,发出一阵阵欢哥笑语。马老师说:“形容这座假山最贴切是咫尺天涯”。
在假山中,也许你认为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可七绕八弯,上下腾挪,又回到了原处;你想从原路返回,可又找不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你的伙伴明明面对面,可咫尺天涯,要碰头不知还要走多少路。假山占地只有1.73亩,可是你可能会在里面转悠几个小时。
我们在狮子回头看牛旁合影留念。走出立雪堂,没有多少路就是狮子林的南门,也是狮子林的出口,我们结束了半天的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