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穿着横条行纹的毛毛虫样的棉质睡衣,给靠在我怀里的6岁小毛毛虫讲绘本中的故事。小毛毛虫总喜欢说:“妈妈,你是一只聪明的虫子,我是一只在长大的聪明的虫子。”然后他还会说,“我要和妈妈一起变成美丽的蝴蝶”。我早已经忘记在哪本绘本里给他讲过关于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了,但他想变成美丽的蝴蝶的梦想常常在口中提及。
昨晚读完《西游记》连环画中的其中一本之后,儿子说要添个睡前节目。儿子自编了吟诵的曲子,把我所有教给他的诗歌吟诵了一遍,然后自得其乐。他告诉我以后每晚睡觉之前的必演节目就是“唱诗”。我以为他是闹着玩的,但是看他小眼神中的坚定,我觉得我应该更慎重些。于是我说了“goodnight Kally”之后,认真地添上一句“期待儿子明晚的唱诗”。小家伙满意地睡觉了。
我忽然想起女儿小时候有一回说要每晚给我讲故事,那是因为她在幼儿园“故事大王比赛”中获奖了,她信心满满,立志要当一个故事大王。然而当时我似乎没有什么回应,随便嗯嗯就过去了,到了第二天,因为我晚上加班也没有听她的故事,似乎是一个星期之后她的“故事大王”的梦想就消失了。如今回想起来,我敷衍的态度在她幼小的心里造成了怎样的伤害呢?女儿现在上初中了,偶尔闲聊的时候会说到她幼儿园时候的光辉经历,谈及梦想,她会说那时候真幼稚啊!其实在她轻描淡写地说幼稚的时候,我的心似乎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女儿在语言上的天赋,就这样被我当时的无作为给扼杀了。于是我想到了今年那个已经通过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面试的孩子,想到了他妈妈这么多年来对儿子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故事大王比赛的支持,想到了他的爸爸不远千里送孩子去北京培训的经历,我忽然不知所措。这种不知所措不是因为不知道对孩子未来的培养该做什么,而是不知道该怎样来补救我曾经的错过。在女儿兴趣最浓的时候,我把她的兴趣仅仅当成了她的兴趣,她的一时起兴。如今在她繁重学业的背后再同她将曾经的梦想就已经成了一个笑话……
回想儿子昨晚满意的笑脸,我觉得至少我尊重并保护了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七年之前我也是这样回应女儿,那么如今再同她讲幼儿时候的经历又该是怎样的场景呢?有些事错过了其实是无法补救的,所有的亡羊补牢都是不得已而为之,补救了也很难成为原来可能的样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也只能以这样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方式来表达为人母的自责与自勉,希望我这只在儿子口中的“虫子”能作茧不自缚,心怀着愧疚最后能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