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到家后,儿子笑嘻嘻的看着我,俯下身对我说,“妈妈,明天我会去好好上学。今天在家我不仅把药喝了,也练字了”。回想今早的画面,儿子不仅不肯喝药,也不愿意去上学,他和我的解释是,喉咙疼不舒服。我听到这番话时,内心的情绪开始升起,批评他不应该把这个作为“理由”而不去上学,而上周四因为在学校不舒服,已经开始回来休息了,加上假期这几天,恢复的应该差不多了。想到这里时,我的内心开始焦虑起来,不去上学意味着课程再次被落下,而且还会形成一个“坏习惯”,一遇到不舒服,孩子首先想到的就是请假回家休息。这一刻我看到的是事情本身,而并没有关注到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而我自己的情绪更被忽略了。所以,我和他产生了肢体的碰撞、言语的交锋,两个人完全沉浸在情绪对我们的肆虐中,而这种不好的情绪也间接的影响到了家里人,形成恶性循环。
我开始反思,当问题发生时,为何我盯着问题,而没有去关注到孩子的情绪和感受?那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内在的不稳定性造成的,这种不稳定性你可以把它看待为焦虑、不安全感、对未知充满的担忧等等
早晨阅读《养育难题六块核心拼图》时提到: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愤怒的目的是要赢、威胁并且击败敌人。当愤怒开始时,也就意味着问题无法解决。当问题发生,做出的决定或者是战斗、或者是解决问题,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目标,也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成年人经常把孩子的行为看作是一个“问题”,因而选择惩罚的方式来教育他们不要再犯。采用惩罚的方式作为解决办法,通常会造成更大的问题……
当我读到这番话时我的内心被共振到了,“看见,即回应”!我们只有真正的“看见”孩子,才会去很好的处理育儿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