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所有的感受都应该被接纳,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1.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内心的伤痛,给我机会让我多说说我的困扰,我会感觉没那么郁闷和困惑,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2.四个技巧:全神贯注的倾听;用简单的话语回应他们的感受;说出他们的感受;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3.当你用一个词来说出它们的感受时,不必担心孩子听不懂,因为在特定的场景中更容易理解一个新词。
4.回应孩子的正面感受,只需用同样的语气回应他;面对孩子的负面感受时,我们需要抛弃以往常用的忽略,否定说教的方式。
(当孩子难过的时候,我们说“看起来你好像很难过”对孩子会很有帮助,而不是“怎么了”或者“你为什么有那样的感受”。孩子更容易和一个接纳他们感受的成人沟通,而不是逼着他们作出解释,更不要附和孩子对他们自己的负面评价。)
5.不必去承担孩子的不快乐,并进而转化为自己的不快乐。不要让孩子觉得如果孩子不是整天都高兴就有问题似的。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同时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他们有权利伤心难过,妈妈不会因此崩溃。
6.你越想让孩子摆脱不愉快的感受,孩子越沉浸在其中,相反,你越能坦然的接受他们不好的感受,孩子越容易摆脱烦恼。大家可能会说,如果你想要一个幸福的家庭,就要允许家人在家里表达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