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者将智者的思想转化成愚民的工具,在肮脏的历史中添加无上光彩,在鲜血中化出奖杯,踩着贫民的脊梁,大声鼓舞着人民走向光明,发给追随者最廉价的奖杯。
笔者一向不怎么关注时事,也不懂潮流,故而不知道现在都有什么明星、什么歌曲最火爆。
但是处于这个网络信息时代,哪怕笔者不特意关注,热点新闻也会如洪水般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
关于现在流行的一些事物,以及大众观点,热点新闻,笔者多少都是有些疑惑不解的。笔者有如下问题不怎么能理解:
一、为什么大家会那么积极关注某位明星结婚或离婚呢?那些明星和大家的现实生活并无什么利益关系,结婚或离婚不是很平常的事情么?
二、为什么袁隆平在活着的时候,各大媒体没有对袁隆平的事迹争相报道,怎么袁隆平过世后,袁隆平过世的新闻成为热点呢?
三、为什么在新冠肺炎之前,很多媒体都没有报道钟南山,但是出现新冠肺炎之后,媒体开始对钟南山各种颂扬呢?
四、夫妻恩爱,不离不弃本应是世间常事,为什么会有媒体大肆渲染白头偕老的夫妻或共患难的夫妻呢?
五、流行的事物就一定是好的么?
六、流行是由谁发起的呢?又是谁推广的呢?
七、流行的事物就一定适合我们么?
八、流行有什么好处?
九、流行有什么坏处?
关于以上问题,笔者目前能想出如下的解释。
一、由于笔者从未追过星,所以对这个问题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只觉得那应该是一种炒作,由明星背后的团体进行炒作,然后打造某种人设,为了骗取流量。
至于喜欢讨论明星离婚或结婚的人们,可能是出于某种八卦心理。
离婚或结婚的原因从普通人身上也可以分析出来,为什么一定要分析名人的离婚或结婚原因呢?那些结婚或离婚的人们自己清楚就好了,和外人有何相干?
二、为什么袁隆平在世时各大媒体对他的报道远远不如他刚过世的报道火热呢?
原因太简单了,就是袁隆平还没死,可以报道的事情、能蹭热点的事情有很多。
比如杨绛过世、金庸过世、霍金过世、赌王过世,一大堆过世的人可以报道,还有其他数不清的八卦新闻、对某案件的各种揣测。哪里有空报道袁隆平呢?
何况袁隆平带来的热度和流量远远不如某些顶级流量明星,一个专心于研究的科学家,没有什么污点可以揣测,有什么可以报道呢?
只有官方公布袁隆平过世,顺应着官方意思,各大媒体便开始蹭热度了。
想到这里我不知道该庆幸还是该感到悲哀。
该庆幸他活着的时候,媒体没有打扰到袁隆平的科研,还是该庆幸起码大家还注意到他已经过世了,还不至于连袁隆平过世都不知道。还是该悲哀拿着袁隆平的丧事来换取金钱的媒体。
三、在新冠肺炎之前恐怕没有太多人知道钟南山吧,起码不如现在知道钟南山的人多。新冠肺炎前可以关注的热点人物和事物有很多,哪里轮到钟南山呢?
钟南山的事迹现在由媒体争相报道,在笔者看来,主要原因有三个:
1. 时代需要。新冠肺炎期间,政府和人民都需要钟南山这样的人,这种才德兼备,仁心仁术的人。
2.媒体为煽动民众情绪,引起共情,吸引一波流量。
3.钟南山在新冠肺炎期间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其精神值得宣扬。
四、为什么很多媒体包括官媒喜欢报道感人的爱情事迹呢?我猜想有如下原因:
1.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的婚后生活都是不幸福的,很少有夫妻白头偕老、不离不弃、相爱一生的。物以稀为贵,人亦是如此。因为罕见所以才觉得新奇,要争相报道。
2.现在离婚率逐年攀升,结婚率逐年下降,很多人因为现实而恐惧婚姻,所以官媒想报道这些事迹给一些人走进婚姻的勇气。
3.可能是为了流量,即利益。要是讲明星恩爱,那应该就是很明显地立人设,提升人气。
话说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媒体想让我们看到的,背后的事情又有谁知晓呢?我们又不可能在一对夫妻结婚后就开始往人家里安监控。
五、流行的事物很明显有好有坏,不能一概而论。
好的流行趋势,例如现在歌颂医生、护士等,原因是时代需要,目的是在新冠肺炎期间不会令辛劳的医护工作者寒心,鼓励更多的人进入医疗行业。这样我们才能团结一致,共同度过这个劫难。
坏的流行思想,譬如,以前总宣扬三纲五常、传宗接代的思想。三纲五常明显是落后封建思想,传宗接代也可以说是无稽之谈。
传宗接代在短期时间内可以看出来是延续所谓的血脉,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所谓的宗和代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现在有谁能准确说出孔子的后人都有哪些?现在孔子的后人又都是第多少代?又有谁知道自己是秦始皇的后代?是秦始皇的第多少代后人?
圣人和执政者尚且不能让自己的血脉传得明白,何况普通人呢?
而且人类很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灭绝了,那时全人类都消失了,传宗接代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六、如果说现代社会的阶级构成依旧是金字塔结构,那么显而易见地,流行的发起者往往是金字塔顶端的人,即掌权者,统治阶级。
即便金字塔顶端的人没有发起流行,那么所谓的流行事物也一定是金字塔顶端的人过滤后剩下的允许流行的东西。
获得掌权者的同意后,掌权者的追随者们便开始推广,从金字塔顶端一直传到金字塔底端。
我们现在看的所有事物(包括书籍)只是历代统治者过滤后的东西,不符合当时统治阶级利益的东西早就被淘汰掉了。
七、知道了流行的由来,那么就可以得知流行的事物不一定适合我们。统治者允许流行或发起流行的事物可能具备如下特点:
1.时代需要。以这次疫情为例,因为时代需要医护人员,需要钟南山这样的人,所以才要颂扬他们的事迹。
时代需要的东西就一定是个人需要的东西么?恐怕不是。总不能因为时代需要,就不顾自己的个人理想和特长就直接奔赴医疗行业吧。
要想在一个行业做到顶端,必然需要如同永恒火焰般的热情,否则很难坚持下去,即便坚持下去,取得的成就也是有限的。
2.统治阶级需要。以儒家思想为例,统治阶级感觉需要儒家思想来巩固统治,就开始大力推广儒家思想。统治阶级要是看儒家思想不顺眼且觉得有碍于统治,那么就焚书坑儒。
统治阶级需要的思想就一定是我们普通人需要的思想吗?统治阶级需要的东西,就一定是我们普通人需要的东西吗?恐怕不见得吧。
3.不影响统治阶级利益。可能有这么一种流行事物,既不利于统治,也没有碍于统治。
比如流行歌曲、演员明星什么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但是流行的事物一旦给社会带来了什么不好影响,那么官方就会插手,遏制住不良风气。
对于不影响统治阶级利益的人或事物,我们可以辩证看待。
流行的东西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东西,也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没必要为了随波逐流而失去自我。
八、流行的好坏往往不取决于流行的程度,而是取决于流行事物的本身。
如果这个世间到处歌颂英雄,那么就很可能在很多人心中种下英雄的种子,可能会催生出更多的英雄出现。那么这种流行是有益于人世的。
倘若这个世界都崇拜金钱至上,无论是靠赌博还是靠走私军火,只要有钱就有话语权,那么这个时代会陷入充满铜臭的泥沼,人们会为了金钱而出卖自己的灵魂和德行。这种流行会让人间变成炼狱。
九、流行很大程度上是时代需要,或民间自然生成的产物,或是由统治阶级发起或过滤的,所以一般的流行事物很可能是正能量的或是没什么太大害处的。
但是流行的事物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时代的局限性。人们很难做到由追溯原始到预测未来,人们的目光是很短浅的。
现在的流行事物是由现在的掌权者控制的,而现任掌权者往往注重现在的利益或者是在统治期间的利益,而不会注意到也无法预测到人类在几百年后到底需要什么东西。
我们不能被眼前流行的事物而遮蔽了自己的思想,偶尔也应该回首人类过往,畅想人类未来,试着从时代的局限性中走出几步。
时代的局限性是任何人都无法完全摆脱的,但是我们可以试着脱离一点点,或许就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