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看完本文,会让您对以下三点有更深切的认知。
1、鄢郢之战是秦楚国运、战略大决战。
2、白起歼灭战指挥风格中军事工程学的运用,他的“包围圈”到底有多变态。
3、白起“杀神”、“人屠”称号的残忍与无奈。
▲变态的白起,别人都720P,只有他1080P
人们常常想知道,战争取胜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答案可能会有无数个,但其中“出其不意”即打敌人事先想不到,可能是取胜尤其是大胜的一个秘诀。
国军名将杜聿明曾经回忆那场“一战定江山”的淮海战役,他说:“……他们并未料到解、放军已有一半以上兵力担任阻击打援,并准备在淮海战役中实行战略决战,消灭蒋军。当然我也未料到这点。”(杜聿明《淮海战役始末》)
战争都已经开打,作为国军方面实际指挥员,杜聿明居然都没有料到,对面已经下定了战略决战的决心,当然,并不止他,那位老头子也没料到。
回到前279年的鄢郢之战,战前楚国方面就同样没料到,秦国在经过几年的战略摸索后,已然下定了和楚国战略决战的决心。
有人可能会怀疑,这真的很重要么?
这真的很重要。尤其是,战术、战役、战略这三大层面,越朝上的“想不到”,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就越大。
因为战略层面的“想不到”,标志着战略决心、战争动员、后勤准备、兵力投入、战役部署等最宏观层面的全面落后,这种落差在开战之后短期之内很难弥补的。
中国军事史上那些战果巨大的战例,多数都是“战略”层面的“落差”所造就的,这是军事规律。
“战役”层面的出其不意,对于白起、粟\裕这类“歼灭战大师”,一个典型的表现是,他们在战前就已经定下的“胃口”,估计别人连想都不敢想,更不要说做了。
比如伊阙之战,白起居然敢想一战而吞掉24万敌军,比如淮海战役,粟\裕居然敢想一战而彻底歼灭所有国军主力于江北。
又比如,白起这次发起的鄢郢之战,其实是秦楚之间的战略乃至国运大决战,他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抱着彻底“灭楚”的目的而来。
这是最伟大而高效的军事名家,他们的胆识和气魄,是军事史上的奇观。“韩白李岳粟”,中国名将之首,绝非幸致。(韩白李岳是传统说法,笔者给加上一个粟,具体原因以后再阐述。)
由此,鄢郢之战秦国的参战兵力,应该是其所能拿出的最大兵力,除了函谷关、河东地区、巴蜀地区等正常防守的兵力外,秦国应该是倾国而出。(巴蜀地区配合了鄢郢之战,有两路进击的意思,可归入其中。)
毕竟楚国是当世最大的国家,虽然衰落,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秦国又是抱着决战乃至灭楚的决心而来,自然要做最大投入。
至于这个数字是多少,《史记》、《战国策》等书都提到是“数万”,实际肯定远远不止。结合战役本身情况以及秦昭襄王在位期间秦国战史来推测,最保守也要在20万以上。
尤其是,这一战是对楚国真正且彻底的重创,自此以后,楚国基本失去了对外扩张的军事能力。楚国的军事实力,虽然一直号称“带甲百万”,实际当然没那么多,但小几十万肯定是有的(20-50万),秦军能在鄢郢之战中将之基本消灭,至少要有同等规模的兵力。
这一点也有一个佐证,那就是秦赵“渑池”会盟,秦国若非投入全力攻楚,也不必拉下脸来同赵国和解。
这是双方兵力的大致情况。
至于战役计划,白起当然要感谢司马错。正是司马错的“得蜀即得楚”的战略思想尤其是他前一年(即前280年)的亲自成功示范,给了白起极大的启示和借鉴。
▲鄢郢之战示意图
当然,白起一向是独出机杼,他不会再重复司马错的长江进攻方向,再说楚国也肯定有了防备。
因此,此次秦军的出击方向改成了“汉水方向”,大军沿着汉水进击,“出其不意”,在楚国还没有反应过来时,秦军就已经直捣楚国腹心——当时楚国的“邓”地。
也有说法,说秦军是从武关方向出击,猛一看是相互矛盾,其实这反而正常,因为秦国这次是倾国而出,汉水方向和武关方向肯定都有部署秦军。
考虑到白起的用兵风格,汉水方向肯定是最先出击的,而在其得手后,武关方向才迅速出击,两者相互配合,首先清扫武关和邓之间区域的楚军。
据说从汉水登陆的秦军上演了一幕“破釜沉舟”的悲壮场面(比项羽早了70年),这也证明秦军此来的确是奔着彻底灭楚而来。
直到邓地沦陷,秦军“神兵天降”到楚国腹心,楚国这才反应过来,迅速集中全国兵力到旧都鄢城阻击秦军。
鄢郢之战中最辉煌也最惨烈的“鄢城之战”就此上演。
▲鄢城旧址,在今天湖北宜城郑集镇
在史书上,关于这一战的记录,只有再简单不过的“取鄢”、“拔鄢”两个字,在后人的理解中,也不过“引水灌鄢”区区四个字,好像就是白起引来了大水,灌倒了鄢城,取得了胜利。
然而历史岂会如此简单,这一战又决定了楚国的国运、带走了数十万人的生命,哪怕仅仅为此,我们都得深入探索其真正的幕后真相。
一开始,秦军应该是包围了鄢城,并发动了攻击。(这也证明秦军的总兵力绝对不会少,不然包围不住聚集在鄢城、可能来自全国的楚国主力军队。)
然而攻城战历来难度巨大,春秋战国以来,城市攻坚战虽然有过取胜战例,但更多的则是受挫于坚城之下。
秦军的战斗力当然不弱,他们的战斗精神更不用怀疑,然而即使如此,鄢城始终没有攻下来,这个过程中,秦军付出的损伤可想而知,而楚国的兵力和战力不可小视。
看来强攻是肯定不行了,白起不得不停止进攻,另想办法。
一般认为,白起想到“引水灌城”的战法,是受到了当初智瑶“水灌晋阳”的启发。这当然大有可能,但最根本的,还是鄢城的地理形势,确实符合这一战法的天然条件。就算白起能够突发奇想,也得总有现实条件才成。
这就要说到鄢城和周边地区,它们的地势普遍低洼,容易聚水,周边又河网纵横,在人力无法攻破的前提下,白起便决定退而求其次、“以水代兵”了。(甚至于战役过程中的下雨天,鄢城四周有过积水,白起由此受到启发,也不是没可能。)
显然,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因此在这四个字的背后,不仅是一门异常高深的军事工程学,更蕴含着一个中国军事史上前所未有也后无来者,囊括天地堪称天罗地网、无处可逃的巨大包围圈,是白起平生所构建的地理范围最广阔、使用手段最丰富的包围圈,即使后来长平之战的包围圈都无法与之相比。
先说水从哪里来。笔者在最初了解这一战的时候,就曾好奇不解过,鄢城东边不远处便是汉水,这应该是当地最大(即水量最多)的河流,白起为什么没有从汉水引水呢?
不知道您有没想过这个问题?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鄢城所在地或者说江汉平原,和整个中国的大地理形势一样,都是西高东低,鄢城周边更明显,从汉水引水,相当于是把水从低处朝高处调,这在中国古代当然是不现实的,更不要说战国时代了,反正马上要说到,先提一下,当时都江堰都还没修建呢,李冰也不知道在哪里呢。
由此我们就可以很轻松地理解,白起为什么会在鄢城“西北”方向引水。
接下来的内容很重要,直接抄书,也请大家好好看看:
“夷水又东注于沔。昔白起攻楚,引西山长谷水,即是水也。旧堨去城百里许,水从城西灌城东,入注为渊,今熨斗坡是也。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水经注•沔水》)
“长渠在宜城县西四十里,亦曰罗川,又曰鄢水,亦曰白起渠,即蛮水也。秦昭王二十八年使白起攻楚,去鄢百里立堨,壅是水为渠,以灌鄢。鄢入秦,而起所为渠不废,今长渠是也。”(《读史方舆纪要》)
首先明确,白起所引的水是鄢水,也叫夷水、长谷水、罗川等,即今天的蛮河、蛮水,当然这是后世的叫法了。(下文统称鄢水)
鄢水主要有西、北两大源头,主源头是西源,位于今天南漳县西北的三道河水库,另外还有北源清凉河水库,两条河交汇于南漳县武安镇(即武镇),此后向东、南流向,便是鄢水了。
▲古鄢水
▲美颜版
而为了引水,白起做了一件工程量巨大的工作,修建“白起渠”,也叫百里长渠,意思就是从武安镇到鄢城(即今天湖北宜城郑集镇)长达百里的距离上修了一条大河。
▲白起渠
▲美颜版
瞠目结舌吧!
笔者也曾想过,白起为什么要在百里之外这么远的地方修建堤坝?这百里长渠又是花了多长时间和人力才修好的?
可惜,我没有答案,这些问题恐怕也只有水利专家和军事专家联手才能解决。正是因此,相关电视剧都把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给搬了出来,说白起向李冰请教甚至让其亲自督导,这才搞定了这个超级工程的建设问题。
实际上,李冰“上场”的可能性应该不大,但秦军乃至秦国有这方面的专家则是肯定的。
我只能说,这实际上是白起军事思想中“军事工程学”部分的重要体现,这大概是白起的一大特点乃至创举。
那就是,为了配合实现他的歼灭战,他总会借用乃至构建相关的军事设施和工程,比如各种天然的关塞、山体、壁垒、河流等,而如果天然条件不存在,那就用人力把它创造出来!
这方面的例证很多。伊阙之战中,白起正是利用了伊阙当地龙门山、伊水的狭窄地形和伊阙关乃至各种壁垒的存在,构建了一个包围圈;长平之战中,白起也是利用当地的长城和两军壁垒完成了对45万赵军的彻底包围。
只是它们的规模尤其是人力付出都远不如鄢郢之战,我们可以想象,这百里长渠究竟花了多少人力和时间,要知道,这不是在秦国境内而是在楚国境内,尤其是,秦军还要包围鄢城以及狙击来自楚国各地的外围援军,在这种情况下,百里长渠到底是怎么修建好的,实在令人难以想象。(从中也可以看出,秦军这一仗究竟投入了多少兵力乃至平民。)
更重要的是,秦军还得保密,不能让楚人知道“引水灌城”的企图,否则就失去了意义,鄢城的楚军若是知道,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而是取之于全力突围。
所以,这中间的难度实在匪夷所思,或许也只有秦军的超强执行力和白起的旷世驾驭力才能做到吧。
▲当今白起渠俯视图
此外,有一点估计后世都根本想不到,那就是,在这些工作之外,白起应该还在鄢城的东南方向,结合实际地理条件,筑建了类似壁垒或者堤坝的建筑物!
很简单,它们的目的是用来拦水,实现冲击鄢城大水的阻隔和回流,将鄢城彻底泡在汪洋大水中!
上文引用《水经注》中提到的“臭池”以及后世《宜城县志》中更骇人听闻的记载:“捞尸湖,县南二十五里。白起灌鄢,溺死者于此捞尸。”应该都是这个建筑的“杰作”!
如果说之前白起是用秦军部队包围了鄢城,这个包围圈是人组成的,那么之后的包围圈,我们来想象一下是怎么样的。
在鄢城周边方圆十几里乃至更大的范围内,原本是密密麻麻的秦军营寨,然而一夜之间,所有的秦军突然无影无踪,天地间一片开阔。
在这开阔天地之间,是江汉平原上原本固有的各种山体,和山体之间矗立的重重叠叠的各种壁垒,尤其是东南方向上那个应该比鄢城还要高的巨大壁垒,已然在天地之间构成了一个整体巨大而封闭的容器,将鄢城完全封在其中。
那东南的壁垒距离鄢城至少25里,那西北武镇拦截鄢水的堤坝距离鄢城100里,那所有的山体和壁垒的可能出口,都已经部署了秦军!他们退到了这些安全的高处,一边防守,一边等着看“洪水灾难片”……
这便是白起“鄢城之战”真正的包围圈,是由山体、壁垒和士兵组成的、横亘在天地之间的包围圈,鄢城中的楚军将上天无路、下地无门,除非他们真的会飞!
这种巨大手笔,即使是在擅长打歼灭战的白起身上,都是异常罕见的,更是中国军事上的不二奇观!
当鄢城的楚军还在猜测秦军是不是终于撤退的时候,从西北的大地和山体之间,突然冲出了无数的滔天巨浪,仿佛是从天上而来,眨眼之间,鄢城便成了受到重创的孤舟,飘荡在无边的大水之上。
▲今天白起渠上游水坝
也许在白起的预料中,鄢城会很坚固,就像当年赵国的晋阳城,在大水中浸泡了一两年都巍然矗立,为此他才布置如此封闭的包围圈,争取长久浸泡鄢城,然而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因为固若金汤的晋阳城,天下根本没有几个,而鄢城,居然连第一波冲击都没有抗住,那奔腾了上百里的大水所蕴含的“洪荒之力”,越过了鄢城的西面城墙,很快就冲毁了东南城墙,鄢城就这样在第一时间遭到了彻底毁坏!
绝大多数的士兵,绝大多数的百姓,都被洪水冲击的或死或伤,水性不好的人自然淹死,水性好的人,等待他们的,将是更悲惨的命运。
要么饿死,要么被杀,因为那些历经千辛万苦、漂流出逃的人,将发现等待他们的,是幸灾乐祸的大秦士兵。原来在那洪水之外,是白起早已布置好的包围圈!
史载“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很明显,这是彻彻底底的歼灭战,无论是楚国的士兵,还是鄢城中原有的居民,所有人都被彻底包了饺子,要么死于大水,要么死于屠刀。
不得不说,这是人间惨剧,至少那些非军人,不该遭受这样的悲剧。
可惜,这是战争,在战争中从来没有怜悯和无辜,虽然很多人可能不愿接受,但即使是在70年前的那场战争中,类似的事情都依然发生过。(有兴趣的人可以去了解所谓的长、春、围城战。)
人类为了战争的胜利,从来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起码至今没见到过例外者,除了那些不靠谱的影视剧。
尤其这还是战国时代,就算是杀俘都没有任何道德障碍,更不要说鄢城之战这种士兵百姓一锅端了。后世可以用“杀神”尤其是“人屠”来谴责或者痛骂白起,然而历史早已注定,只能告诫来者了。
眼见着大功告成,估计没过几天,白起就下令上游关闸下游放水,然后就是秦军士兵“捡鱼”、争抢人头了。
鄢城之战是鄢郢之战中最大规模的战役,也是秦楚真正的战略决战,就这样以秦军的全盘胜利、楚军的完全被歼而告终。
拿下鄢城后,秦军进行了适当的休整,但估计也不会太久。前278年,秦军再次出击,兵锋直指楚国国都郢都,遭受巨大重创的楚国已经回天乏术,楚顷襄王狼狈出逃,“迁都”到东方的陈地,楚国形同灭亡。
其后秦军向东攻占了竟陵,向西攻占了西陵、夷陵等地,夷陵是楚国历代君王和王室贵族的陵地,被秦军放火焚烧,彻底击垮了楚人的精神信念。
前277年,秦军和巴蜀地区的张若所部取得会师,攻占了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取得了鄢郢之战最终的全部胜利,楚国包括鄢郢两都在内的以西地区,全部落入秦国版图。
以上。这便是鄢郢之战的全部过程,此战之前,白起的爵位是大良造,秦军20级爵位的第18级,此战之后,白起晋升为武安君,等同于第20级列侯或彻侯。
估计若按“人头”的军功算,可能20级都打不住,只是这已经是顶级了,赏无可赏了,从中也可看出,鄢郢之战的全部歼敌数字究竟有多惊人,至少楚国的有生力量是基本都被打没了。
至于那条原本用来杀人的“白起渠”、百里长渠,在后世持续惠及当地农业,2018年8月更是成功申遗,进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当年的鲜血,后世的给养,历史就是这样的复杂多维。
▲今天白起渠整体灌溉系统
最后说一点。前278年郢都失陷后,楚国陷入崩溃,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彻底绝望了,他在五月五号那天悲愤沉江,于是各位就有了端午假期。
(全文完)
我的公众号【微存在】专门撰写中华名战,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