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是把自己家的车险确定了。其实有个现象很奇怪哈:同为商业保险,对于车险,大家都不排斥,而且都很果断地购买;但对于人身健康险,却有不少人抱有抵触的心理。
这可能是因为车险有“交强险”的约束,而且车险比较简单(其实也不是特别简单,试问有几个人真正搞清楚了自己所买车险的具体保障内容呢?),相对健康类保险来说,车险的产品形态没有那么复杂。
嗯,说回今天买车险的经历吧。之前帮朋友做过车险报价,大概了解了报价的规则。不过因为我们自己平台的车险价格没有太大优势,所以一般会给客户一个最低的报价,然后建议客户多找两家一起报,对比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我自己也是按照这个模式,先对比了两家的报价。
鹏哥中午跟我说,去年报价的业务员,今天又打电话来了,他比较忙,没接电话。我让他把那个女孩联系方式给我,我来联系了一下。结果她给的报价果然比我之前得到的两家报价都要高一点儿。
报价不是关键,主要是跟她交流过程中的感受,让我有一些思考。
她说微信上不方便发价格,所以要给我打电话。我把电话发给她之后,她就开始跟我讲,很官方的语气中略显紧张和急促。我刚接听时,说了声“你好”,就没怎么说话。她的一连串的说辞,我不是很喜欢,而且不给人打断的机会。此时,我内心里出现了一点儿抵抗情绪,甚至有点儿想挂断她的电话——跟以往对待很多喋喋不休的广告推销员一样。
但是我忍住了,我跟自己讲:自己也是做保险的,虽然你不会采用她这样的方式去做事,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而且都很不容易,不缺这几分钟,就听她讲完吧。
同时,我也想到了《销售就是要玩转情商》这本书里所说的:每个人都是销售。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做销售,有的是在出售商品,有的是在出售才华,还有的是在出售时间和精力。
所以,每个努力工作的人都值得被尊重,不管她是做什么工作,或是以什么方式在做销售。
于是,等她讲完之后,我把之前对比报价时的一些细节,跟她确认了一下,并跟我如实讲了我已经获得的其他报价。
其实,几个报价相差并不是太大,我反而对这个业务员有些感兴趣。
我问她:“我们去年也是在你那儿买的车险吗?你做了几年了?”
因为之前的车险都是鹏哥在倒腾,我没怎么管。
她很快回复了:“是的,之前几年都是在我这里买的;我做了四年了。”
这个回答让我有些惊讶,因为她之前电话里的语气,让我以为她是新入行没多久的小姑娘。这么看来,她这四年里可能都是按照这种模式在工作。这让我不禁觉得:或许很多时候,我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这种佛系的营销模式,并不一定就适用于大多数人。同时,我自己不喜欢的方式,并不代表着其他的客户朋友都不喜欢,可能有些人就喜欢这种带有强制推销意图的方式。
当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闪光的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别人的长处,也可以不喜欢别人的短处,但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按自己内心喜欢的方式去做人和做事。同时,多换位思考一下,体会别人的不易,从别人身上学习可以借鉴的优势,不断完善自己。
我想,在我入行做保险之前,我肯定不会想到这么多,很可能我根本就不会接管家里的“车险购买”一事。即便接管了,对于保险推销员,尤其是推销意图太明显、话太多的营销电话,也顶多是礼貌地拒绝。
虽然,目前来说,由于保险行业发展的历程和国内保险的营销弊端,让保险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一直处于比较低的一端,但我相信,假以时日,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提升,以及高素质保险经纪人团体的壮大,整个保险行业会在走向规范化的同时,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尊重。用正当规范的劳动付出,获得自己应得的报酬,这也跟其他所有类型的工作是一样的。所以,作为保险从业人员,我们首先要尊重自己,认可自己的劳动付出,没有什么丢脸的。
自从进入保险行业,我最大的变化,就是意识到了自己内心对于职业的偏见(虽然我一直不承认自己有过),而且开始慢慢有意识地改变这种偏见。小时候书上教给我们的“劳动光荣”、“职业不分贵贱”,我们很多人在嘴上表示认同,但内心里隐藏的偏见,可能很多时候,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