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好久都没有写文章了,能力真地退化不止一点半点。
一直处在一种自我矛盾之中,每天脑子里弥散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尤其是在工作中和晚睡前。有想法很好,但问题就在于行动力太弱了,没有强制自己去执行并最终完成某个目标。想法太多,加之手机的碎片化信息,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注意力的不集中。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我的口语词都不够来表达我脑子里的各种想法了,这就导致了语言表达的匮乏,因为脑子想的太多了,也太乱了。
还有半个月,17年就彻底结束了,想起年初初到北京还是昨日之事,结果一年就这样晃晃悠悠倏忽即逝了。
经常事后发现自己的一些想法点子还不错,可当时就很难想到把自己的所想所思给表达或者展现出来,不管用什么方式。所以,常常看到别人这样做的时候,会一惊醒,“啊,之前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每每都和别人都差了一步“做”。
17年快结束了,也不跟风写18年心愿清单这些样子货了,就总结一下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怎么办以及如何让自己更具有生活感知力吧。
问题1:执行力太弱,拖延症在学习层面尤其严重
症状描述:学习上是能拖则拖,虽然不是主观意愿。尤其是针对较长时间跨度的学习,比如毕业论文写作,往往拖延症频发,平时不会习惯性地挤时间去看,结果都堆积到了DDL边缘,搞得自己压力倍增,任务也不能很好完成。
解决方法:
1. 学会细水长流
这和我对中远期目标规划能力薄弱有关,总觉得还有大把时间,离审核还很久,所以不会每天都匀出一些时间去看文献,到最后发现时间快到了,还有好多bug没有解决。
2. 任何事情都往前赶
上大学时候,母亲常告诫我的就是这句话,让我对那些需要花费长期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尽量前置,不要拖拖拉拉。任务前置的结果就是你的工作后半程会有足够的时间让你修正错误,完善任务,同时面对诸多突发情况。
3. 在我看来拖延产生的实质就是这个任务你还没足够重视,没有真正放到心上。
也许这个最大的问题真得很难改,但却必须改,因为它压着你使得你越来越不喜欢自己。
问题2:追求完美主义,其实就是拖延的一种借口
症状描述:想做什么就行动起来,一小步一小步的积累,不要幻想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究竟做成什么样子都是在过程中摸索出来的,在行动前就找到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案,这既不可能也太功利
解决方法:
不要过度思虑,行动起来就好。
问题3:生活感知力退化
症状描述:
压力过大时,心态调节能力太弱。一直以来认为自己很“乐观”,面对压力竞争和选择时,能够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但渐渐发现并不是这样,有时候是一种特别丧的无力感,可能还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导致吧,但有时候可能真的太过苛求自己了,反而导致自己的能力不能完全发挥出来。whatever, 可能人生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山头,快乐真的是特别短暂的一种稀缺品,所以,告诉自己未来的路难走,但你用心走下去,可能会有不错的结果,所以,那些压力呀,束缚呀,别太当回事,别太钻牛角尖,看看身边的生活,歇歇脚,再去解决,总会过去。
看书太少,写作太少。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可以说是直线下降了,落笔时思绪很多,可不知道怎么写,语词表达很难精准描述自己的思想。输入太少,输出也疏于练习,再加之生活上总是过于纠结,导致生活感知力特别匮乏,不鲜活。
解决方法:
心态上调节好自己,多看书,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