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曾在赤壁赋中写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由此看来,变与不变似乎没有明确的界限。
变,可以是推陈出新,也可以是江河日下;不变,可以是不改初心,也可以是顽固守旧。至于如何选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顺从自己的内心即是最好的选择。
从古到今,一共有过四次的变法,分别是商鞅变法,王莽变法,张居正变法,王安石变法。最成功的莫过于商鞅变法,这次变法为秦国后来统一全国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
相比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就没有那么成功。那时,苏轼对于王安石变法是持反对意见的,他冒着顶撞朝廷的风险,始终没有点头。不是因为变法不好,是因为王安石变法太快太急了,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变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沧海桑田,万物变迁,世间的一切一直在改变。垓下之围、十面埋伏、霸王别姬,西楚霸王、儿女情长,顷刻烟消云散;白衣渡江、败走麦城、猇亭遗恨,一代枭雄、冷暖情怀,终将滚滚流逝。每一只山脉,都见证了太多纷争;每一条河流,都流淌着无尽岁月。
人类无法还原历史,但能鉴史知往,在兴替中历久弥坚;人们难以触碰曾经,然可厚积薄发,在历经后聪慧前行。
这,就是变中的不变。
现代的世界仿佛变得更快了,人们就像进入了二倍速时代,在裹挟着无数信息的洪流中都很难站住脚。页面只暂留两三秒,文章只走马观花的一扫,视频刷了一个又一个,这时候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脚步来想一想在这个变化那么快的世界我们到底在寻找什么,或者说,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不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显得尤为可贵。不变的什么,是那份不知在什么走丢了的初心。不如放下手机,沉醉山川湖海,翻山越岭,目睹美景;心驰黄粱美梦,即使一贫如洗,也要素履以往;神往诗和远方,即使生如逆旅,也要一苇以航。
这,也是变中的不变。
我们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始终要保持一颗坚守初心的不变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