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无雪,读写融合主题研修精品课例展评温暖又添。隔屏再听王克青老师执教《皇帝的新装》,既有打磨升级之“新妆”,更有学习思考之“心妆”。之所以不用“装”,一来安徒生笔下的“新装”,除了有字面上名词性质的服装之意外,还有“装”为动词的含沙射影;二来执教的克青老师年轻,还是个心思细腻的小美女,如此之公开课,又是再上,不管是课还是人,都必然是用心妆扮了。
1.预设升级用心精妆
两次教学预设,都是以邀请学生续写结局为情景任务,安排了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续写主角故事三个活动。虽然大的框架没有变,但老师的用心都在“精妆”上。
首先在问题支架的搭建上,梳理故事情节,以“人物+动词+新装”为表达建模;分析人物形象,不仅有表达模板,还有老师示例;续写主角故事,有不同的视角提示供学生选择。其次在板书生成之微观象形中。板书设计之精心、精巧,是这次所有展示课例中的共性。克青老师则是把课堂情节中的关键动词,文章主旨的核心词勾连起来,呈现出简笔新装一件。再次就是关注到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入课时PPT图示童话故事,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邀请函上大方地署上“王克青”之大名;作业分层布置,自提等,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还让只有“一课之缘”的师生暂成朋友,只有平等了,课堂对话才能充分,课堂活动才能更有效度、温度、高度和深度。
2.读写融合用心思妆
如何在《皇帝的新装》这篇当中,习得联想和想象之法,实现读写融合,克青老师的再上显然比第一次思考更多一些。
一是有了知识补白。对于语文知识理论,老师们都有困惑,到底该不该讲,该“随文随例”学还是单独拎出来讲?我以为,还是要讲的,尤其是在学生首次接触到这一理论时。教材编排上也给了我们讲的底气,《春》一课后面就补白了“比喻”这个知识卡片,明确了比喻的分类。《皇帝的新装》里,想象之妙在于善用夸张,除了夸张,还可以借用比拟,比喻等修辞来把已知进行重组和创造;另外,跨越时空,转换视角,梦幻推测等方法也可以用于想象。
二是读写融合讲实效。这节课,老师把阅读重点放在分析人物形象上,要求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具体分析,体会不同人物性格上的细微差别。这不仅为故事续写中人物的刻画提供了范例模板,还可以让续写有话可说,有故事可以讲。
诚如克青老师课后谈到的,因为紧张,漏掉了不少,遗憾也颇多。可思考一旦启动,用于解读文本,预判学情,预设活动,取舍资源等,如此这般用心思妆点的课堂,还有什么是不可以期待的呢?
3.口语表达待用心妆
口语表达,是语文老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比如:口语表达出现明显的错误,是思维不够缜密;对学生的回答重复,称好或泛泛点拨,是思维不够敏捷;说了上半句等着学生讲下半句,不排除是老师思维的滞碍;还有学生说不出来,老师束手无策时,除了预设时思维角度不够全面,还有应对时思维不够敏锐灵活;表达没有感染力,要看看是不是形象思维没跟上;讲话层次含糊不清,前言不搭后语,那估计是逻辑思维出了问题……说这些,并不只是针对克青老师这一节课,针对克青老师这一个人,而是我们都要用心用情用功,妆点自己的口语表达,此项基本功的训练,必须一直在路上!
一如读写融合,老师若不善言辞,懒于动笔,不用心妆,只为心“装”,那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抵不会好到哪里去,提质增效,令人堪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