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读到这本书时,一瞬间仿佛被点醒了。年幼时我也曾是那个被忽视的孩子。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父母总是太忙,他们的学历都不高,不懂得什么是情感需求?也根本顾不上我们的情感需求。
当我读到这本书时,心中有太多的感触。他说的不正是自己吗?原来情感忽视的有这么多的危害。
情感忽视微妙不可见的,把孩子照顾得很好的家长可能也会出现情感忽视的现象。所以,如果你不了解什么是情感忽视,你都不知道自己哪里没有做好。
如果有过被情感忽视的经历,一旦造成了心理的创伤,他非常不能理解自己的痛苦。他莫名其妙地觉得抑郁,莫名其妙地觉得无意义,或者莫名其妙地想自杀等。
被情感忽视的人经常觉得自己像一颗卡在圆孔中的饭店有一种格格不入感,特别在人多的场合不适应,也最寂寞。有时偶尔会觉得没有什么意义。而且对自己的要求很苛刻。
青春期我们遇到了很大的危机,有一场高危的事件发生,但那时候父母缺席了。我记得在父母决定不让我上学的时候,这件事我父母直接不管我的。让我自己承受。
另外一个就是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长期被父母忽视。他们从来不管也不问。
专制型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老派的,不许顶嘴,绝对服从,不许哭。
所以导致了我的青春期很叛逆,我根本不听他们的。父母让我做什么,我就和他们对干。
也就是这些不好的体验与经历让我经常不知道怎样去处理人际关系。当别人对我很亲密的时候,我就觉得有些不适应。我不喜欢这种感觉。总喜欢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可能也给了别人一种我很冷漠的感觉。
健康的父母和孩子有情感的连接,视孩子为独立的个体,不会让孩子来承担父母的意愿。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生活中有这样的案例,有些人自己喜欢音乐,遗憾没有去上音乐学院,就想让孩子去学习音乐,可是这个孩子学了两年之后不愿意学了,他发现自己不喜欢,于是果断放弃了。这就是父母按照自己的愿意去让孩子承担。与孩子没有建立正确的情感连接。
曾经年少时不懂的许多的疑问,以及自己性格的缺点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相应解读的答案,但我已行至中年,性格也许很难改变,但也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我家夫君也是被情感忽视的,他从小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于是性格容易暴怒。
有一个名词叫作述情障碍。什么叫述情障碍?用普通话讲就是不会好好说话,就这种人张口就发飙,就是经常毫无理由地发火。原因是什么呢?他分辨不清楚自己的情绪,他唯一能够识别的情绪就是愤怒。
我爸也是经常这样,我们小时候,莫名其妙地就听到一声震怒,或摔碗的声音。这些童年不好的经历在我们内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
在读完这本书后,学会慢慢疗愈自己。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