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以前,去面试一个岗位失败了。还挺失落的,毕竟那是第二次去面试同一个岗位。回来细思为什么:第一,相关技术水平还没到家;第二,岗位要求不明确。道理都懂,但并没有什么用,要知道白羊偶尔行动力爆发的副作用就是三分钟热度。
当时一个朋友给我发了两行字,我愣是读了两遍,然后我把它收藏了起来。有时候觉得行动力用光或者怀疑自己坚持没用时,会想起这句话,然后又默默地继续工作。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保持持续的行动力。
—— 1 看到结果 ——
在微信公众号简介那一栏我写的是“Live in the future, build what is missing.” 意思是“活在未来,创造现在缺失的部分”。好像很抽象,其实并不。
“活在未来”,指的是要看到我们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而那种生活或许是现在还遥不可及的。有的人喜欢把这称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但我们要明确一点:想象的未来同样能成为现实,于是有了后半句,“创造现在缺失的部分”。举个具体的例子,我目前要写毕业论文,并希望自己在三月份就把初稿写完,因此我想象中的画面应该是三月三十一日有完整的论文出来。但现在论文还只有框架,这时候缺失的部分就是论文的内容。好,具体再拆分,为了能在三月内完成初稿,每周要完成一章节的内容。而这一章节目前缺失的部分是ABC,我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把空白填上。
把问题拆散分解,变成一个个能控制的小问题,那么就能前进一点点。为什么我们经常不敢行动,因为在行动之前已经把自己吓坏了,觉得那个未来太遥不可及,这个项目太复杂,800米太长,我根本不可能完成。未来太远,那么计划好明天,过好今天可以吧?项目太复杂,但先列出框架可以吧?800米太长,先走完脚下这一步也是可以的吧?当我们把这些大块头的问题分解拆散成一个个的小问题的时候,我们要行动的地方只是要达成这些小目标而已。而这些小目标都不会像一个亿那样荒唐的。简而言之,看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看到缺失的部分,拆分大目标转为小目标,产生内在驱动力。
—— 2 分享想法 ——
人并不是一座孤岛。“反社交”如我也需要一个说话的渠道。
印象很深刻的是今年第四期奇葩大会上的一个人——蜜芽CEO刘楠。按理说一个独角兽公司的老总上奇葩说来干嘛?你底下不是有一大帮人听你讲话吗?她说:“在公司里我是一直在说,可是没人听啊。我需要一个发声的地方,我需要说出来有人听。” 事实上来到奇葩大会的各行各业的人都提到一个词——“发声”。他们需要外界听到自己的声音。这说明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哪怕仅仅是很少的听众,我们也需要表达。
而在表达传递的过程中我们能得到外界的关注。暂且不敢谈支持,毕竟“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是与非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但至少你表达出来了,就有人关注了。这种关注给了你一种外在驱动力。人都是有那么一点表现欲的,当人被人观察时,当事人往往会表现更积极主动一些。这也是为什么运动会需要观众,需要拉拉队的原因,如果有自己喜欢的人在场那就是再好不过了。总之,和我们觉得舒服的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取得外在驱动力,对行动力的持续有推波助澜的效果。
—— 3 养成习惯 ——
养成习惯这一点相信大家从小听到大,鸡汤也煲到干了,但是为什么就是要养成习惯呢?习惯凭什么就是能帮我们保持行动力呢?
我认为习惯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循环的闭口。有了这个习惯,我们的行为就形成了闭环,在日后坚持的日子里,这种学习行为会自我迭代。举个例子,肌肉记忆。就拿熟悉的打字来说,人脑想到一个词,从信息发出到神经元,再到手指的按键输入这只是一个单向的过程,什么时候是闭环呢?
高频词,当我们反复使用自己常用词的时候。从信息发出——传到神经元——神经元提醒手指——神经元反射——再到下一次使用,这是一个循环。使用多次养成习惯以后,手指的反应时间会大大加快,因为我们的身体已经记住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了。同样的,行动力的养成也是一样,要让身体记住行动的感觉,让每一次行动都成为完整的闭环。为了让大家记忆深刻,以下是第三点的总结绕口令:习惯协助行动成为闭环,行动有了惯性,身体会习惯行动,那么坚持下来就阻力就小了。
如何保持行动力是我一直在思考、学习和实践的课题。而今坚持阅读、写作、翻译大概180天,期间也有过松懈的时候,但作为身边满是处女座的白羊座不知不觉也被注入了一丝强迫症的性格,如果一件事情没完成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就是慢慢磨,也要把它磨完。今天到一家公司面试,一上来先来了两段翻译测试:一篇中到英;一篇英到中。之前有过的经历让我楞了一下,通篇浏览过后发现长难句还很多,句子结构复杂,专业名词也不少,而且是成串上,撸串也不带这么多料。没想到我全翻出来了,而且翻得还可以,测试通过了。
所以啊,亲爱的们,无论你现在沮丧、焦虑或是迷茫,坚持行动吧,最坏的结果也只是大器晚成而已。